记者 林琳 通讯员 袁微
8月15日至20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毽球项目决赛在广州应用科技学院(肇庆校区)体育馆成功举行。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特别行政区的24支代表队、264名运动员齐聚肇庆,在赛场上展现出毽球运动的力与美。赛事期间,肇庆市气象部门依托专业优势,提供递进式、精细化气象保障服务,有效确保赛事顺利推进。
决赛前夕,台风“杨柳”为赛事组织带来严峻考验。14日至15日,场馆周边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天气,对赛事安排、运动员出行及比赛安全构成较大影响。面对这一挑战,全运会(肇庆赛区)气象台加强监测与会商,依托X波段相控阵雷达分钟级数据,及时向执委会及赛事工作人员发布高影响天气信息和预警。
自8月10日起,肇庆市气象部门启动专项气象服务,拓宽信息发布渠道、加大发布频次,提前5天滚动更新未来七天逐日天气预报,提前两天提供逐三小时天气预测,赛事期间更实现逐小时精细化预报,实时播报场馆周边天气实况与预报,并不定时通报场地3公里范围内的高影响天气和预警信号。
“我们运用相控阵雷达等新型探测资料,结合人工智能外推算法,对场馆周边天气进行分钟级监测和预报。”肇庆市气象局专业技术总师彭端告诉记者,“即便是短时强降雨、雷暴等突发天气,我们也能够提前向组委会发出预警。”
赛事期间雷雨频发,气象部门充分运用“全运会智慧气象服务系统”,通过粤政易群、微信工作群和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发布气象服务专报48期,为执委会及赛事组织方提供实时预报和预警服务,及时提示防范雷雨天气对赛事和交通的影响。现场还派驻了气象保障专班,全天候提供精准气象服务。
此外,肇庆市气象部门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及时推送赛事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和观赛指南,方便公众合理安排行程和安全观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