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十五运会群众比赛毽球项目气氛热烈 观众热情助威 健儿连连点赞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腾空而起的紫红色毽球在球网两侧灵巧翻飞,划出一道道轻盈迅疾的弧线,牵动着全场观众的视线,不时引发观众的热烈欢呼。连日来,在肇庆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毽球项目决赛吸引众多市民群众前来观赛。大家热情为运动员加油鼓劲、呐喊助威,运动员连连点赞“太热情”,营造了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

记者 苏燕君

腾空而起的紫红色毽球在球网两侧灵巧翻飞,划出一道道轻盈迅疾的弧线,牵动着全场观众的视线,不时引发观众的热烈欢呼。连日来,在肇庆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毽球项目决赛吸引众多市民群众前来观赛。大家热情为运动员加油鼓劲、呐喊助威,运动员连连点赞“太热情”,营造了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

观众席上,市民群众热烈为运动员们欢呼喝彩。

观众席上,市民群众热烈为运动员们欢呼喝彩。通讯员

记者看到,随着开赛哨声响起,对战双方迅速进入比赛状态,运动员一记凌厉飞踢,毽球便直奔对手而去,但对手稳稳接住后立即奋力反击——无论是中年运动员稳扎稳打地垫球,还是年轻运动员脚背绷直奋力扣球,赛场上每一次防守和犀利的进攻,都紧紧抓住了场边观众的心。场边观众席既有为场上拼搏的队友打气的运动员,也坐着许多特意前来观看精彩赛事的市民群众。大家时而屏息观赛,时而卖力鼓掌,现场气氛一派火热。

“我以前没来过肇庆,此次随队参赛,我感受到了肇庆市民的热情,我感觉非常棒!”北京市代表队队员曾国银表示,无论是赛事场馆布置、赛事保障、驻地管理,还是志愿服务、赛事氛围等方面都让他印象深刻、感觉良好,特别是观众热情为运动员鼓劲打气,让他感受到了肇庆人民的热情和体育运动的激情。

广东省代表队队员朱美霞同样深入体会。8月18日,她与搭档麦宇添配合默契,以娴熟的脚法和精湛的个人能力成功将十五运会群众比赛毽球项目混合双人赛金牌收入囊中。“观众们太热情了,我们在主场比赛感觉很有信心、很有底气!”朱美霞说,比赛期间她不时听到场边观众大声喊“加油”,这让他们备感振奋。

小小的毽球在空中翻飞,每一次起落也承载着群众对运动的热爱。市民黎女士得知十五运会群众比赛毽球项目决赛在肇庆举办后早早便预约观赛。“毽球运动反应灵敏、身体协调,是一项很有趣的运动,很适合和孩子一起练习。”黎女士说,赛场热烈的氛围非常吸引人,让人情不自禁想要了解、学习这项运动,她希望孩子在观看这场全国性高水平赛事的过程中,切身感受体育的独特魅力。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