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考考
通讯员 易嘉兴 刘祎妮 陈丽珠
“八五”普法期间,肇庆学院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将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法治育人格局。经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全校师生法治观念显著增强,校园法治氛围日益浓厚,法治建设水平稳步提升。通过建章立制强根基、三维融合拓生态、风险防控筑底线,推动普法与育人同频共振,先后获得“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文明单位”等7项省级以上荣誉,内部控制经验在全省高校推广,为粤港澳大湾区法治人才培养提供了鲜活的“肇庆样本”。
普法育人要见功,离不开建章立制。肇庆学院成立由校党委书记、校长双组长的普法领导小组,统筹制定《“八五”普法工作规划》《法治建设实施方案》等系列制度文件,在各个二级单位设立法治联络员,形成“校—院—岗”三级责任网络。
提出“学法三机制”:一是党委领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开展2次以上法律法规、国家政策相关学习活动,编印《干部教师法律法规学习实施办法》规范学习内容;二是制定履责清单。建立年度学法清单制度,将普法履职纳入领导干部述职必述内容;三是专业赋能。探索法务会商机制,法律顾问全程参与学校规章制度制定、合同审查、涉法涉诉事务处理,为依法决策提供专业支撑。“八五”期间,学校累计推进规章制度建设240余项,有效化解校内涉法涉诉纠纷,师生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
在普法实践中,学校打造“三维融合”新生态:在校地融合方面,组建市级普法讲师团及师生志愿服务队,每年开展“三下乡”基层普法活动,并在“3·15”“4·15”“12·4”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二十余场法治宣传活动。在法治教育中,严格以学法考试、专题讲座、主题活动为抓手,强化师生和教职员工的法治教育。数智融合方面,学校通过创建依法治校专题网、“法治砚园”公众号,以及通过各二级单位官网等多途径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并在各类法治宣传竞赛活动中屡获殊荣。治理融合方面,学校将普法嵌入内部控制体系,上线优化合同审批、采购管理等业务流程300项,编制《法律风险清单》覆盖10个重点模块377项业务风险点,实现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全覆盖。
通过五年实践,学校普法育人取得显著成效:制度体系方面,创新构建“1314”模式(1部章程+基本/具体/细则3级制度+14类管理领域),编印《内部控制流程汇编》覆盖预算、采购等12类核心业务线上流转,连续三年获省教育厅内控报告“优”等评价。风险防控方面,建立“制权、管钱、用人”权力制约机制,关键岗位管控覆盖率达100%,近五年未发生重大法律纠纷。品牌影响方面,法治育人成果获7项省级以上荣誉,内部控制经验成为全省高校学习范例。
肇庆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深化“普法+课程思政”融合创新,为粤港澳大湾区法治人才培养提供肇庆范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