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广东毽球队全力以赴争创佳绩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记者 刘浩辉

8月14日,在广州应用科技学院训练馆内,参加十五运会群众比赛毽球项目的广东毽球队正进行赛前训练。领队张军站在场边,目光紧随队员的每一个动作。尽管训练服已被汗水浸透,但队员们专注的神情里写满了决心。作为“中国毽球梦之队”,广东毽球队已经为这场家门口的全运会备战了整整三年。

“三年前,我们就吹响备战的号角。”张军表示,上届全运会广东毽球队豪取“五金一银”的辉煌犹在眼前,此番主场作战的目标更进一步,“保四争五冲六”,这是全队26名运动员和11名后勤人员的共同承诺。

广东毽球队延续“全省高校+地市”联合共建模式,由广州、深圳、中山、佛山、肇庆等地与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广州松田职业学院等高校联合组建。26名运动员中,既有全运会冠军压阵,也有“00后”新锐蓄势待发,形成老中青三代无缝衔接的“广东毽军”。目前,广东毽球队正围绕“把金牌留在广东”的目标进行科技化、精细化备战,力争续写“中国毽球梦之队”传奇。

过去一个月,广东毽球队在广州应用科技学院进行了严格的“三集中”封闭训练——

时间集中,每日两练一测,上午8:30至11:30、下午3:00至6:00进行高强度训练;

人员集中,全员取消休假,无惧酷暑,坚守阵地。高强度的付出带来了显著效果,队员体重普遍达标,运动能力显著提升;

资源集中,从科学配比的营养膳食到一流的训练环境,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投入300余万元专项资金升级场馆空调、新风系统、大屏及音响,还腾出综合训练馆、篮球馆作为备战场地,为广东毽球队提供强力支持。

本次赛事分别设置男/女子甲/乙组三人赛、混合双人赛和4×30秒混合团体接力计时赛六个项目,广东毽球队满额参赛。其中,新增设的4×30秒混合团体接力计时赛融合绷踢、拐踢、盘踢等技术,极具爆发力,是广东毽球队相对薄弱的环节。针对此短板,广东毽球队依托前期省内锦标赛及测试赛的数据分析,展开了艰苦的专项突破训练,力求在接力配合和极限输出上做到最好。

8月15日,十五运会群众比赛毽球项目决赛正式打响。经过三年的精心准备和一个月的封闭苦练,广东毽球队已做好充分准备,全队上下团结一心,力争在家门口实现目标,把金牌留在广东,为东道主争光。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