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严阵以待!肇庆如何筑起基孔肯雅热防控墙?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甘婉怡

近期,随着蚊媒活跃度上升,基孔肯雅热防控进入关键期。肇庆市医疗系统与市民协同发力,通过构建全流程医疗防控体系、强化市民自查预防能力、完善应急资源保障,切实筑牢疾病防治网络。

医疗防线:构建全流程防控体系

“目前,我们医院已启动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与医疗救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各项工作。”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部医生汝首杭介绍,作为肇庆市基孔肯雅热定点收治医院,该院通过“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全链条管理,确保病例得到规范处置。

在硬件准备方面,该院感染性疾病科已设置专用隔离病区,配备70余张符合要求的隔离病床。为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通过合理调配医疗资源,医院可配备500张以上隔离床位,病区严格执行“三区两通道”标准,配备防蚊纱窗、蚊帐及消杀设备,阻断“人-蚊-人”传播链。

在软件方面,该院组建了多学科专家组,涵盖重症医学、感染科、神经内科、血液科等科室骨干,实行24小时会诊机制,并与省级专家建立远程会诊通道。“轻症患者以补液、安全用药为主,重症病例则由多学科联合实施呼吸支持、凝血功能纠正等治疗。”汝首杭向记者介绍,该院已储备足量NS1诊断试剂、对证药物及配齐呼吸机、心电监护等生命支持设备,并通过动态管理确保物资“调得动、用得上”。

市民行动:筑牢家庭防护屏障

“基孔肯雅热可通过花斑蚊传播,市民需牢记‘清、灭、防’三字诀。”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管理与预防保健部主任陈捷指出,市民应定期排查房屋前后、阳台等区域的积水容器,避免蚊虫孳生;居家灭蚊优先使用电蚊拍、灭蚊灯等物理方式,外出时建议穿着浅色衣物,并在衣物及暴露皮肤喷涂避蚊胺驱蚊液,成人推荐选择浓度为15%,儿童建议浓度为10%-15%,6个月以下的婴儿不可使用该类产品。

若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需结合近期旅居史或被蚊虫叮咬等情况进行自查。“如果市民自查后高度怀疑感染该病的,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进一步明确,特别是围产期感染的新生儿、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这类高风险人群更加需要引起重视。”陈捷说。

资源保障:强化应急处置能力

目前,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病区已全面启用,配备中心供氧、负压吸引等设施,常驻7名医生、9名护士实行24小时值守。后勤部门同步加强病区水电、污水处理及医疗废物管理。

“我们通过分级培训与模拟演练,确保医护人员熟练掌握诊疗规范与防护流程。”汝首杭表示,该院还针对康复期患者推出物理治疗及中药调理方案,最大限度降低疾病影响。

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治,但需医疗系统与市民共同行动。正如陈捷所言:“清除一盆积水、喷对一次驱蚊剂,都是阻断传播链的重要一环。”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