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绮彤
造血干细胞捐献是拯救白血病等血液病患者生命的关键手段。目前,我国有十几万名血液病患者在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救治,配型成功率更是只有万分之一。他们每天都在生死线上期盼着、等待着,每多添一份血样,就为早日挣脱病痛枷锁多增一分希望。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正是用爱心和行动,重燃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之光。
近日,肇庆市举行仪式欢迎肇庆市公安局民警肖华雄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凯旋。肖华雄是全国第20602例、肇庆市第3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7月18日,他在广州成功捐献26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点燃了生命希望。
时间倒回五年前,还在深圳念大学的肖华雄在参与社区献血活动时,听到了工作人员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科普。听完讲解,他毫不犹豫地留下血样,自愿加入中华骨髓库。“当时我没有多想,就是觉得万一能帮上别人呢?”肖华雄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会在五年后成为照亮他人生命的一束光芒。
今年5月,肖华雄接到了初步配型成功的通知。因为患者情况紧急,他片刻不敢耽搁,立即动身前往医院做了高分辨检测和体检。在等待期间,肖华雄积极加强身体锻炼,调整生活作息,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做好准备。7月14日,肖华雄提前来到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注射动员剂。四天后,经过四个半小时的采集,肖华雄成功捐献26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为生命“续航”。
肖华雄说:“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我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在万分之一的几率中配型成功并进行捐献,我觉得非常荣幸。我的举手之劳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为一个家庭带来希望,这非常值得,也让我成就感满满!”肖华雄的无私善举,让象征守护的“警察蓝”与代表人道的“红十字”在挽救生命中交相辉映,闪耀着人性光辉。
同样在今年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还有陈振辉。陈振辉来自鼎湖区沙浦镇,在端州区从事闪送工作。2018年,他在端州区献血屋献血时经志愿者科普后,毅然留下自己的血样。今年4月底,他送出了一次不普通的“生命包裹”——陈振辉成功捐献了31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名血液病患者送去了一份生的希望。
陈振辉18岁那年,父亲因意外离世,让他顿感世事无常。自2008年开始,陈振辉便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探访空巢老人、助学贫困学子,尽己所能帮助他人。“我愿意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给予他人重生的希望。这次捐献造血干细胞,也算是完成了我在18岁许下的承诺。”陈振辉说。
陈振辉获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 受访者供图
“捐献造血干细胞和无偿献血一样,过程安全、科学,身体健康的成年人只要多休息几天,很快便能恢复。但特别要注意的是,做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决定必须慎之又慎,临捐退出将会对患者生命造成重创。”陈振辉表示,他希望自己的举动可以让更多人消除疑虑,到红十字会、献血屋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详细信息,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行列中来,帮助到更多正在受病痛折磨的人们。
记者从肇庆市红十字会获悉,2016年,我市成立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小组,主要开展捐献志愿者的招募动员、知识宣传、捐献服务等工作。目前,我市累计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2000多人份,成功捐献35例,多名捐献者获全国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奉献奖、“肇庆身边好人”称号。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肇庆工作站多次获评“广东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优质工作站”。
肇庆市红十字会呼吁,年龄在18至45周岁之间身体健康的市民,若参加过无偿献血,仅需采集8到10毫升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就可以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给血液病患者带来一份生的希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