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肇庆双姝二沙岛砺剑 十五运会金牌志在必得——专访肇庆籍田径运动员梁小静、莫家蝶备战实录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甘婉怡

近日,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的田径场上如平常一样热闹,这里,是广东体育的“冠军摇篮”,也是肇庆籍短跑名将梁小静与400米栏新星莫家蝶挥洒汗水、备战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的战场。当日下午,记者深入训练一线,记录下两位运动员的日常训练情况,并聆听她们对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的期待与决心。

梁小静:伤病淬炼“大心脏” 接力棒传递信念

2025年田径亚锦赛女子100米冠军梁小静的身影在红色跑道上划出一道弧线。起跑、加速、冲刺,每一个动作都凝练着十年磨剑的功力。但谁能想到,这位“肇庆飞人”的膝盖上,仍带着未愈的水肿?

“在接力比赛上摔伤后没有完全康复就前往韩国参加亚锦赛,这枚金牌是拼出来的。”梁小静直言。早前,在广州举行的2025年世界田联接力赛上的意外摔伤,让梁小静的膝盖至今仍有积液,但她并没有选择放弃训练,“伤病反而让我内心更强大,目标也更加坚定,既然冬训付出了百分百努力,就要坦然面对赛场意外,用成绩证明训练模式的正确性。”凭着这份坚定的信念,梁小静在亚锦赛女子100米的赛场上发挥出色,时隔12年为中国队再夺亚锦赛女子百米冠军。

除了100米单项外,梁小静在国家队女子4x100米接力中也是担任主力队员,作为队内“大姐大”,她认为:“作为一名老将,我需要承担更多责任,指导00后队友技术细节,分享交接棒经验,用‘传帮带’延续团队凝聚力。00后队员有冲劲,但大赛经验不足,我得把多年积累下来的心得好好与他们分享,一起默契配合冲击佳绩。”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运动员,梁小静除了练好自己的主项外,在团体项目上也充当了“定心丸”的角色。

莫家蝶:400米栏再盼突破 肇庆情深动力足

另一片场地上,莫家蝶正反复跨越着蓝白色栏架。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田径亚锦赛上,莫家蝶拿到了她梦寐以求的400米栏冠军,这也是她获得的第一个亚锦赛冠军。回想起夺冠时刻,莫家蝶至今难忘冲线时的激情,“冲线时我满脑子只有‘赶紧压线’!当时我完全不清楚自己和对手谁先触线,后来回看照片才发现我们两人都是闭眼冲刺的姿态,得知自己夺冠后,我当场开心得跳了起来。”拿到成年后第一个亚洲第一,令莫家蝶对日后的突破更有冲劲。

目前,在女子400米栏项目中,莫家蝶已经具备了亚洲第一的能力,但是教练团队希望针对她目前的速度与技术再进行突破,“直道栏靠速度,弯道栏拼节奏,差之毫厘就可能撞栏,针对我目前的技术短板,教练重点强化了弯道栏与直道栏的衔接训练,通过专项练习提升弯道技术稳定性。”教练团队为她量身定制了专项训练计划,每天数百次的起跨动作,让她的腿部肌肉线条分明如刀刻。

“肇庆的杨金花教练是我的引路人,当年她发现我在跨栏项目上的天赋,让我从1500米转项到400米跨栏,这份信任改变了我的人生。”莫家蝶说。如今,她将这份伯乐情转化为责任,在训练日志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弯道栏的步点数据,甚至用手机慢镜头回放每个动作,力求将技术瑕疵控制在厘米级。

双姝誓言:主场作战 必创佳绩

谈及十五运会,两人目光灼灼。梁小静将目标锁定在“做好自己,跑出训练水平”,“我觉得具体成绩不重要,把冬训积累的起跑反应和途中跑节奏发挥出来,就是胜利。”

莫家蝶则瞄准了400米栏再破纪录:“本次目标我主要聚焦‘过程管理’,避免伤病、精进技术细节,并在每场比赛中实践预设的节奏方案。我不会设定具体成绩或名次目标,而是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积累,争取在主场展现最佳状态。”

训练场外,她们是家乡体育的“代言人”。梁小静常在社交平台直播训练日常,用“唠嗑式”分享吸引青少年关注田径,“我希望孩子们享受运动乐趣,在科学训练中认知身体潜能。记得刚练田径时,教练常用‘奖励钉鞋’激励我们突破极限,如今我期待以‘体育明星效应’带动更多人加入田径大家庭,让广东田径薪火相传。”

莫家蝶则希望老师与家长可以更开放地支持青少年尝试多元运动项目,激发青少年对田径的兴趣,为广东田径储备更多潜力人才。

除了梁小静和莫家蝶外,严海滨、孔莹蓥、严海玲、谭秋娇等肇庆藉田径运动员也正在努力训练,备战十五运会,争取在家门口的赛场上为肇庆争光。

当夕阳为二沙岛镀上金边,梁小静与莫家蝶的身影依然在跑道跃动。她们脚下这片土地,曾走出多位奥运冠军,如今正见证新一代肇庆健儿的崛起。正如梁小静所言:“在家乡父老面前比赛,每一声呐喊都是强心剂,希望大家不要吝啬你的掌声,出尽力气为我们加油!”十五运会的战鼓已擂响,肇庆运动员誓将用速度与激情,为广东体育再添荣光。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