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谢江涛 通讯员 白国颖
“合闸完毕,送电成功!”6月20日傍晚,随着10千伏下帅线王汉支线的合闸成功,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最后一个受影响台区顺利恢复通电,民族乡再次亮起万家灯火。
下帅壮族瑶族乡是肇庆唯一少数民族乡,在本轮强降雨中,当地遭受严重的打击。
“全乡30个台区,只有地势较高的5个台区没有停电。”说起连日来的洪涝灾害,怀集供电局中洲供电所下帅营业点低压营销班长韦鹏仍心有余悸,“加上我,营业点一共只有三名班员,要应对全乡超过一大半台区的复电工作,显然是一场硬仗。”
据韦鹏回忆,强降雨来临的第一天,仅仅一个小时,该乡的低洼地区出现积水。担心河边地势较低的台区出现水浸情况,韦鹏马上驱车前往查看,但还没开出多远,就因为道路塌方无法前行。
“不能等了!”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韦鹏第一时间电话通知其他轮班人员尽快返岗,并联系低洼台区附近的群众,请求协助观测水位,及时反馈台区水位情况。
接到尽快返岗通知的班员杜斌一刻不敢耽误,随即驾车往下帅乡赶,怎料途中却被山体滑坡“前后夹击”,与众多车辆一起被堵了一天一夜。待往下帅方向恢复通车后,杜斌迅速找到韦鹏,一起应对本轮强降雨带来的抢修复电任务。
由于中洲镇水浸情况严重,外面的抢修力量暂时无法到达下帅乡。非常时期非常方法,韦鹏想出了远程合闸的方法,同时在保障用电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更加精细化的研判,尽早对符合条件的台区进行送电。
除了密切留意台区水浸情况,及时开展停复电操作外,韦鹏和杜斌还对30多间倒塌的房屋进行剪线、包裹绝缘处理,避免出现用电安全风险。
“我要回下帅,那边肯定很缺人。”看到窗外突然下起的滂沱大雨,洪涝灾害来临前刚好交班回到家里的班员林秀锐顿感不妙。但前方不断传来水位上涨、道路塌方的消息,让他始终无法踏上返岗之路。
“老伙计,可以回来了!”6月19日上午,得知道路全线抢通的消息后,韦鹏第一时间给林秀锐打去电话。回到下帅乡后,林秀锐主动承担带领抢修队伍前往现场的任务,不停在各个故障点之间奔波。“能分担多一点就多一点吧,他们这两天估计累坏了。”林秀锐说。
在道路抢通、抢修施工队伍进场的第一天,下帅乡90%的用户恢复供电。这既得益于韦鹏、杜斌、林秀锐这“三剑客”的高效合作,也得益于下帅群众的支持。强降雨期间,韦鹏在每个台区的微信群都发布了用电安全信息,同时呼吁群众积极反馈用电设施受损情况,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工作线索。
“第一时间掌握受损情况,让我们省去了很多勘察时间。”韦鹏说,结合经验综合分析,在不具备抢修条件的情况下,他们可以根据群众反映情况,提前做好抢修顺序、抢修物资准备等全盘计划,达到“抢修一处,复电一处”的效果。
“你看,电视都开着呢,用电没问题了。”结束最后一个台区送电后,韦鹏带着抢修队员来到了群众家里走访,了解复电用电情况。看到群众家里的电器照常运行,韦鹏紧皱了几天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有什么用电问题,咱们随时联系。”告别群众后,韦鹏像往常一样走在亮起街灯的乡道上,继续履行“电网蓝”守护三族灯火的庄严承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