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借力文博会顶级流量 肇企“圈粉”全球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文博会是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也是中国文化产业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实效和影响力的展会。借力文博会舞台,肇庆企业精准对接,推动肇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 陈明红

5月26日,为期5天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圆满收官。展会期间,肇庆多家文旅企业在展会上亮出“拳头”产品,积极拓市场、抢订单,收获满满。经初步统计,肇庆参展企业现场成交量超50万元,意向订单合计约400万元。

肇庆文创吸引众多客商咨询。记者 陈明红 摄

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文博会是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也是中国文化产业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实效和影响力的展会。借力文博会舞台,肇庆企业精准对接,推动肇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初,四会市地豆镇彩明窑烧制技艺成功入选肇庆市级非遗保护代表性项目名录。作为非遗传承人的梁裕章已经是第五年参加文博会。这次他精心挑选几款创意新作,如陶艺摆件《一飞冲天》《安居乐业》《如鱼得水》。“我还带了岭南花盆、花器,它们色彩温润浑厚、晶莹亮丽,花器采用的是龙窑结晶釉,其对制作原料、烧造工艺、龙窑设计等条件要求非常高,技术难度也很大。”梁裕章介绍,每年来到文博会都有不少收获,这次他增设了线上直播带货平台,引起众多客商的兴趣,并成功吸引客商会后前往四会实地考察现场交流。

临近端午节,裹蒸作为肇庆的美食名片亮相文博会。由肇庆市尚粽坊食品生产有限公司带来的裹蒸散发沁人的清香,引来不少采购商品尝咨询。“我们本次带来的展品有肇庆传统口味裹蒸,也有个头小巧的创意款红豆西米粽,一方面借文博会平台进行展示销售,另一方面希望寻找更多合作伙伴。”该公司负责人介绍。

据悉,本届文博会,肇庆共有20多家文旅企业参展,产品既有传统非遗工艺品如广宁竹编、肇庆裹蒸、广绿玉,也有设计感十足的特色文创,如玉器盲盒、端砚盲盒、冰箱贴等,还有古法造纸非遗研学线路等文旅线路推介,为广大客商和观众展示多领域可观、可感、可消费的文化盛宴,现场特色文创销售尤其火爆。肇庆市文广旅体局产业发展科科长饶宝城表示,希望依托每年一度的文博会顶级流量为肇庆文化产业赋能,对接更多海内外客商,进一步打开市场,让肇庆文化走向世界。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