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校长带头跑 学生“嗨”起来 高要“教体融合”书写学生体质提升“活力答卷”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近年来,高要区持续聚焦学生身体素质提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积极探索多样化育人路径。从保障体育时间到课间活动创新,从校长带头示范到家校协同育人,高要区正以一系列扎实有力的举措,书写学生体质提升的“活力答卷”。

记者 王绮彤 特约记者 刘潜

近年来,高要区持续聚焦学生身体素质提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积极探索多样化育人路径。从保障体育时间到课间活动创新,从校长带头示范到家校协同育人,高要区正以一系列扎实有力的举措,书写学生体质提升的“活力答卷”。

在白土镇第二中心小学,老师正带领学生们进行体育锻炼。     受访单位供图

校长带头运动

激发学生热情

近日,高要区举办2025年中小学体能素质比赛暨校长体能素质挑战赛,全区80所学校共593名学生和59名校长同场竞技,以赛事助力青少年体质提升,一股校长以身作则、学生全员参与的体育热潮在校园里涌动。

“和学生们一起在赛场上挥洒汗水,这种‘并肩作战’的场景让我热血沸腾!”谈及参赛感受,高要区小湘镇初级中学校长林松芳的话语满是激情。在备赛过程中,高要区白土镇第二中心小学校长李婉芬每天挤出时间锻炼,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爱上运动。

在赛场上,高要区莲塘中学副校长黎庆权深切感受到现场热烈而健康向上的氛围,“和学生一起运动,他们会觉得老师更亲切,老师对体育的热爱也会感染到学生,在激发学生运动热情的同时,还增进了师生情谊。”

“校长在学校中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校长带头参与体能素质比赛,能够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师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在校园内营造热爱体育、崇尚运动的浓厚氛围,让学生在比赛中培育奋斗拼搏的体育精神和集体荣誉感。”高要区教育局副局长赵美兰告诉记者,组织开展中小学体能素质比赛和校长体能素质挑战赛,还有利于整合教体资源,深化教体融合,从而推动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重视体育的良好氛围。

学校妙招频出,厚植校园沃土

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与增强身体素质方面,高要区各学校创新举措频出,各有“妙招”。莲塘中学副校长黎庆权介绍,该校开展了一系列体育活动,如举办校运会、组织篮球赛、足球赛、跳绳比赛等,并对大课间活动时间进行科学编排,组织学生参与军体拳、跑步等活动,老师们和学生一起打篮球、踢足球等,其乐融融。

在白土镇第二中心小学,每月举行的“绳彩飞扬,擂台之王”绳王挑战赛已成为该校体育亮点,学生们利用大课间比拼跳绳技艺,气氛热闹。校长李婉芬表示,该校还在大课间实行“1+N”模式,将1项体能训练与N项自选运动项目相结合,让学生充分享受运动乐趣。同时,该校不断拓展课后服务内容,开设了篮球、足球等多元体育兴趣班,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满足不同学生的运动需求。

“教师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更是学生运动习惯养成和体育精神培养的引导者。”小湘镇初级中学校长林松芳表示,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生体育锻炼,该校将教师参与体育指导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定期组织体育教学培训和交流活动,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该校还成立篮球、田径、跳绳、游泳等多个体育兴趣小组,由专业教师定期组织学生参与训练和比赛。

为形成学生体质提升合力,高要区多所学校大力推进家校沟通合作:莲塘中学积极引导家长督促孩子健康作息与锻炼,并邀请家长在校运动会中担任志愿者,参与校园体育活动;小湘镇初级中学借助家长会、班级群等多种渠道,向家长传递体育教育理念与计划,分享科学锻炼方法,鼓励亲子共练;白土镇第二中心小学向家长们分享学生锻炼建议与体质数据,针对存疑家长开展一对一沟通,增强家长对学校体育教育的信任与支持,共同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推进教体融合,提升学生体质

高要区教育局副局长赵美兰表示,近年来,高要区围绕运动时间保障、体质监测优化、特色品牌培育等方面,不断加强校园体育工作,推进教体融合。

在体育教学与体育锻炼时间保障方面,高要区教育局加强指导,确保学校严格落实开足、开齐体育课的要求,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

同时,每年举办全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以及校园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跳绳、武术等各类赛事,为学生提供展示体育技能的平台。在体质健康监测方面,严格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现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上报率100%,并通过监测数据研判全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形成“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的闭环体系。

高要区还积极推进体育特色学校建设,深化教体融合。目前全区共有39 所学校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特色,并在省、市级赛事中屡获佳绩。高要区还以“体校 + 学校”结对共建模式引入专业教练,联合体育协会、高校资源,开展各类赛事活动、运动科学研究、体育师资培训等,共建体育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体质提升和体育人才培养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硬件设施保障上,高要区投入资金对学校的体育场地及设备设施进行建设和改造,2024年该区改建、新建学校体育场地14所;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市级单项、弱项比赛,鼓励学校开展弱势项目训练及比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高要区中小学生体能素质比赛暨校长体能素质挑战赛更是形成了辐射效应,营造出浓厚的校园体育氛围。

据肇庆市《国家体质健康抽测》、高要区《国家体质健康抽测》的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高要区弱项成绩逐步提升,在2023年广东省体质健康监测中,高要区优良率达80%以上,在2024年肇庆市体质健康抽测中,高要区弱项优良率同比提升了13%。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