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戴福钿 通讯员 徐亚秋
为破解残疾人居家生活难、办证跑腿难、康复适配难等“急难愁盼”,今年以来,怀集县残联正式启动“零距离”助残专项行动,通过组建专项服务队,深入乡村一线,以“一户一策”定制服务、“一人一案”精准帮扶,为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核查,开展上门评残服务和辅具适配评估等,以全力打通助残服务“最后一米”。
怀集县残联为残疾人进行辅具适配服务。 受访单位供图
“我和丈夫都是肢体残疾,平日生活尤为不便,幸亏残联为我家安装了楼梯扶手、橱柜和洗手盆等。如今,我们行动更方便、更安全了。”谈及家里的无障碍改造,怀集县怀城街道居民陶小姣(化名)高兴不已。
陶小姣是低保对象,与丈夫均为肢体四级残疾。由于两人经济收入有限,因此,他们一直未对家里进行无障碍改造。了解到该家庭的情况后,怀集县残联精准施策,为其安装了楼梯扶手安装、低位橱柜、洗手盆、平开门等,有效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困境。
这是怀集县残联依托“零距离”助残专项行动,为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的生动体现。怀集县残联副理事长梁菊连介绍,为破解残疾人居家生活难题,该县聚焦居家安全与便利性提升,联合辖区镇(街道)、村(社区)工作人员,成立专项核查组,深入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开展入户筛查,并结合他们的实际需求,靶向施策,推行“一户一策”定制服务和“一人一案”精准帮扶。
截至目前,怀集县残联已完成入户筛查104户,其中初步筛选改造对象70户。改造内容主要涵盖卫生间安全扶手增设、地面防滑硬化处理、厨房操作空间优化及老旧电路升级等,以切实保障残障群体生活品质。
为残疾人量身定制“康复帮手”,同样是此次“零距离”助残专项行动内容之一。小杰是桥头镇人,双腿及左手先天性发育畸形。由于家境困难,此前,他一直依靠膝关节跪地行动,为其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后来,怀集县残联在入户筛查时了解到该情况,经多番沟通、奔走,成功助他进行了肢体整形手术,安装上假肢。如今,小杰已成功入职一家企业,回归了正常生活和工作。
梁菊连告诉记者,为将服务阵地迁移至残疾人“家门口”,怀集县残联开展了“辅具适配进乡村”活动。通过组织康复医师、辅具工程师深入镇(街道),为残疾人提供“一对一”评估服务。目前,该活动已筛查肢体、视力、听力等类别残疾人337人,精准评估适配轮椅、助行器、助听器等辅具 463件。
“针对行动不便、偏远山区残疾人办证难问题,我们还组建了一支流动评残服务队,联合县人民医院评残专家,开展‘敲门评残’专项行动。”梁菊连说,目前,该服务队已深入辖区48个村(社区),为75名疑似残疾人提供上门评残服务,实现评残办证从“?路途跋涉?”转变为“零跑腿?”。
据统计,自启动“零距离”助残专项行动以来,怀集县已累计惠及残疾人482人次,解决实际问题500多宗,全面构建起“需求摸排—方案设计—服务落地—效果追踪”的全链条助残体系,让助残政策真正转化为残疾人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