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德庆公安积极探索低空警务 “苍穹卫士”护一方平安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去年12月,2套警用无人机机场在德庆县公安局正式投入使用,此举旨在将无人机技术与公安指挥调度及现代治安管理工作深度融合,探索智慧警务运行新模式。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丽娟 通讯员 梁慧俪

去年12月,2套警用无人机机场在德庆县公安局正式投入使用,此举旨在将无人机技术与公安指挥调度及现代治安管理工作深度融合,探索智慧警务运行新模式。

“当今社会高速演进,治安形势复杂多变。城镇背街小巷纵横交错,乡村地区地广人稀,治安形势都面临很大挑战。警用无人机小巧灵活,可冲破地理阻隔,可大大提升公安系统的防控和应急响应效能。”德庆县公安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警用无人机主要应用在日常的治安巡逻、交通管理、应急处突、安防宣传等领域。

今年春节假期期间,警用无人机像一名“空中交警”,精准锁定事故多发路段、违规变道等致堵源头,实时将画面回传交警大队指挥室,助力交警迅速调配警力,疏导交通。

同时针对十字路口车流量失衡导致的拥堵,交警大队根据无人机提供的数据,精准调整红绿灯时长,确保市民群众出行顺畅高效。比如,发现东西向车流量远超南北向,便适当延长东西向绿灯通行时间,缩短南北红灯等待时间,让车辆得以快速有序地通行,避免长时间堵塞。

以往,民警在治安巡逻和搜救中,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受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等制约。如今,警用无人机化身穿街过巷的“鹰眼卫士”,凭借其小巧灵活的机身,轻松穿梭于城市复杂街巷,按照预设路线定时、定点巡航,实时将高清画面回传指挥大厅。这使得巡逻模式更可视化,让警方更直接察觉可疑人员、异常车辆,如同拥有了一双锐利的鹰眼,极大提升了日常巡逻的覆盖率与精准度,让违法犯罪行为无处遁形。

在前不久的元宵安保活动中,一名外地游客带着孩子在县城观看巡游活动,但由于现场人流量大不慎和孩子走失。报警后,民警利用无人机在最短时间内成功将走失儿童找回。投入使用至今,无人机空中巡逻共1200余次,协同地面警力及时化解风险隐患150余次,为市民群众提供服务70余次。

此外,德庆县公安局充分发挥警用无人机声传四方“立体喇叭”的作用,在安全宣传阵地上大放异彩。在日常的巡逻和安全宣传中,无人机挂载着大功率扬声器,低空穿梭在各个需要重点宣传的区域上空,播放安全知识音频,将宣传精准触达每一个角落。

该负责人表示,德庆公安正在打造一支集飞行操控、应急处置、群众沟通于一体的无人机警务人员专业队伍,拓展服务领域和提升打击效能。同时,促进无人机与5G、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融合发展,打造“无人机+警务实战”的应用新格局,构建全方位、全覆盖、全时空的平安防护网,加快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