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高要上清湾古村年味浓 市民游客乐享假期尾声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甘婉怡

在百年天主堂前阅古今历史、于古村中漫步麻石小巷、在古屋咖啡店抿一口高桂拿铁、在榕下树屋饱览江中美景......高要上清湾古村仍沉浸于浓浓年味中,市民游客在此感受江畔彩韵与现代乡建的完美交融,为新春假期画上诗意句点。

2月4日,记者漫步上清湾古村,村里张灯结彩,红绸灯笼高挂,三角梅绽放如霞。作为"多彩上清湾"项目的核心工程,村内民宅外立面披上真石漆彩衣,明黄、嫩粉、湛蓝等七色墙面与西江碧波相映成趣。"三清三拆后,我家老屋焕然一新,墙面粉刷后每天都有游客拍照。"村民陈伯笑道。

市民程小姐和李小姐第二次来到上清湾游玩,她们表示:“这里的变化令我们眼前一亮,村里的路变好了,也多了很多游玩的措施,特别是树屋的景色拍照最好看,繁花似锦充满了年味。”

由专业团队整体规划的双层树屋成为众人热衷的打卡点,树屋处处挂满吉祥喜庆的红色条幅,二层搭建的繁花小景更是吸引了不少市民到此留影。游客林小姐与家人在一束盛放的三角梅旁取景拍摄,她表示:“景点搭建的新年打卡点氛围感很好,我拍了很多好看的照片并分享在朋友圈,吸引更多朋友过来这里游玩。”

畅游过后,不少游客在江边的古屋咖啡店里稍作休息,游客江小姐告诉记者:“今天趁着假期的尾声过来感受一下村里的年味,这里可以看到渔舟唱晚的江边小景,在江边静静享受一杯咖啡,有种置身云南大理的感觉。”

傍晚时分,暖暖的夕阳映照在七彩的民居群上,宛如流动的彩色长卷。“这墙面质感像天然石壁,拍照特别出片!”摄影爱好者程先生用相机记录下七彩村落与星火江景的邂逅。“在村口走进来,一路五颜六色的房子特别好看,村容村貌也很好,路面很整洁,到处都洋溢着红红火火的春节氛围,随处可见的古树和古建筑也很适合我们进行艺术创作。”陆先生拿起手中相机边走边拍。

记者了解到,作为2024年肇庆市"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承载着古端州"五显渔灯"景观的上清湾古村大力推进环境风貌提升,“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共修建“四小园”12个,种植开花三角梅560棵,其余花草1330平方米,有力推动村中“颜值”焕新。

此外,上清湾村融合江畔美景文化底蕴,选择采用精致度更高的真石漆,用喷涂法对房屋外立面彩进行彩色粉刷,目前已完成93间房屋外立面美化。真实的石面墙感,展现了和谐惬意的乡村特色,与绿意盎然的村貌交相辉映,凸显江畔彩韵,令人赏心悦目。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