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春节期间,肇庆处处张灯结彩,一派喜庆。如果你看多了热闹,想择一个安静的去处,不妨去博物馆看看。在肇庆,除了肇庆市博物馆,各县(市区)都有公立博物馆。同时,我市各地也有一批专业博物馆,如端砚博物馆、翡翠博物馆等。肇庆几千年历史文脉尽收其中。今天,小编为大家集纳一批博物馆,供您挑选,恭候光临。
肇庆市博物馆
肇庆市博物馆成立于1979年,文物藏品约1.2万件(套),设基本陈列《岭表南来第一州——肇庆历史文化陈列》、主要展览《藏端说砚——谢志峰先生捐赠文物专题展》等。
肇庆市博物馆。受访单位供图
除了展厅,博物馆还打造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通过丰富的常设展览和临时展览,观众可以近距离感受肇庆乃至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为让游客体验一场年味十足文化之旅,1月27日至2月12日,肇庆市博物馆将举办“肇庆年味·我的春节记忆”“灵蛇送福迎新春”“金蛇狂舞闹元宵”等春节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记者 戴福钿)
端州区博物馆
端州区博物馆位于端州区正西路45号,占地面积为1884平方米,由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翕庐改建而成。该建筑是端州区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民国时期中西合璧式建筑。
端州区博物馆(翕庐)。记者 潘粤华 摄
博物馆陈展分为三大主题,分别为“古城春秋”,反映清末民国时期端州古城概况;“端州印记”,从唐朝至建国初期端州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名人介绍,并展览端州府城改造前宋城墙内外的相关历史照片;“名郡博览”,介绍翕庐本身的建筑结构、建造特色和余氏家族概况,突出展示余骏谋和余汉谋生平情况,复原翕庐男主人余骏谋的会客厅和书房;介绍端州古城的文物古迹及各级文保单位;端城文化陈列,展示端州区国家级和省、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记者 潘粤华 整理)
文宝斋翡翠博物馆
肇庆市文宝斋翡翠博物馆创办于2012年,创始人为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四会玉雕)代表性传承人及广东省玉石雕刻大师廖锦文。为目前国内首家翡翠主题式的人文博物馆,馆内藏品有360多件。
文宝斋翡翠博物馆馆长廖锦文介绍翡翠作品。记者 夏紫怡 摄
博物馆位于四会市四会大道南水岸名都水岸阁首层,占地近2000平米,主体风格为复古典雅的装帧设计,主要展示廖锦文大师的玉器艺术作品。
该馆共分6个展区,按照“文字”“图腾”“典故”“文艺”“节操”“神话”“人物”“教化”等主题,从华夏与玉相关的文字发展、历史典故、人文艺术、玉德精神、神话传说、影响人物、弘道教化等角度,全方面纵深地展示了玉器与八千年华夏文明的方方面面,洋洋洒洒,蔚然大观。
其中,镇馆之宝中的“镇家宝”(烧鸡),选用缅甸籽料,种份老,质地细糯,原玉石表面一层稀有且珍贵的红与黄翡的色彩。该作品用写实的手法将实物与原玉石自身的特征,通过圆雕技法、因材施艺完美结合。(记者 夏紫怡)
星湖博物馆
星湖博物馆藏明崇祯九年(1636年)造的摩利支天铜头像。记者 吴勇强 摄
星湖博物馆位于端州区七星岩南门入口紫荆花道旁。展馆为两层楼建筑。展馆展示面积880平方米,共分三大展厅,包括序厅、七星岩篇、鼎湖山篇。其中序厅融合了七星岩与鼎湖山景区文化综合展示,七星岩篇包括天开七星——星湖景观的形成、星湖题名——星岩景色精华、诗画星岩——星岩文化、和谐共荣——星湖生态环境四大部分,鼎湖山篇则包括鼎湖自然、鼎湖人文两大部分。
明代摩利支天铜头像、明代万历铁钟、明代白端石鼓墩、清代兽耳圈足大铜炉、清代白端石芭蕉形盘连座杯,以及郑板桥、高剑父、黎雄才等名家书画作品、题诗、木雕、端砚,都收藏于星湖博物馆内。
记者从星湖管理局了解到,星湖博物馆今年春节开放时间为除夕至初七每天早上九点半到下午五点。参观者持有效证件登记后参观。(记者 严炯明)
黎雄才艺术纪念馆
黎雄才艺术纪念馆位于端州区城中路99号,总面积约为1282平方米。1910年5月,岭南画派巨擘黎雄才出生于端州的城中路骑楼街。在中国画的现代革新征程中,黎雄才以史诗式的山水巨构彪炳史册,其沉雄朴茂的山水面貌自成一体,同时精于花鸟、草虫、人物、书法,拓展了中国画笔墨的表现力,是中国近现代“新国画”运动的核心力量。
黎雄才艺术纪念馆。 记者 潘粤华 摄
纪念馆目前展出“百年树雄才 丹青耀岭南”黎雄才精品艺术文献展览。市民游客可欣赏到逾百件黎雄才精品佳作高清复制品及相关文献、影像资料。这些展品较为完整地呈现黎雄才的艺术生涯和画学成就,彰显其勇于创新、开放包容、关怀现实的艺术精神,既是对黎雄才光辉历程的缅怀与纪念,也是对肇庆历史文脉的赓续与弘扬。(记者 潘粤华 整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