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温暖进万家|这场热闹非凡的“罗锅村晚”开演啦!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甘婉怡

“各位父老乡亲,快点‘担凳仔,排头位’,罗锅村晚开始啦!”1月20日,随着冬日暖阳的温柔照耀,粤治・粤美“罗锅村晚”迎新春——肇庆市文艺志愿服务“百千万工程”暨2025年道德春联进万家送“福”文艺惠民活动在广宁县横山镇罗锅村文体广场拉开序幕。

罗锅村文体广场上红灯笼高挂,横幅飘扬,广场被节日的喜庆氛围装点得格外温馨。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微笑,扶老携幼,络绎不绝地涌入广场,孩子们穿戴得漂漂亮亮地在人群中穿梭嬉戏,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活动现场摊位林立,不仅有文艺表演的舞台、非遗图片展、广宁农产品展示区,还特别设置了文艺志愿者送春联活动,书法家们即席挥毫,为村民书写春联和福字,一副副寓意吉祥的春联跃然纸上,村民们排队等候,满心欢喜地接过这份来自书法家的新春祝福。

舞台上,随着一曲欢快激昂的女声独唱《节日欢歌》的唱响,文艺活动正式启幕。来自肇庆市、广宁县以及各高校的文艺志愿者们轮番上阵,独唱悠扬,粤曲婉转,二胡与琵琶的独奏更是澎湃激昂,悦耳动听。由市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肖澄宇带来的变脸表演更是掀起了演出的高潮,每一次脸谱的变换都让台下的观众惊叹连连,掌声雷动。由广宁本土文艺志愿者带来的《返乡下》《跟到阿公去睇牛》《武正道》同样赢得观众们阵阵掌声,志愿者们各展所能,把精彩的文艺节目化成美好的祝福送给罗锅村村民。

市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陈英华除了亲力亲为准备了2个具有本土特色的文艺节目外,还通过直播和短视频的形式把现场活动分享出去,让更多网友可以看到“罗锅村晚”的精彩盛况。“我们通过这次活动把省、市、县的一些优秀的文艺节目带到老百姓身边,丰富他们的休闲生活,大大地提升村民的幸福感,也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同时我还希望通过网络把广宁的美丽乡村风貌、土特产、旅游资源等对外宣传,吸引更多人来广宁旅游。”陈英华向记者介绍。

时值大寒节气,也是当地的圩日,罗锅村因这场文艺盛宴而变得更加热闹,村民们依依不舍,纷纷表示本次活动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让他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和家乡的温暖。“节目太精彩了,我们今天全家人出来看节目,就像过年一样高兴!”罗锅村村民李叔一边看节目一边为表演者鼓掌。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罗锅村晚”圆满落幕,却留下了无尽的回味与期待。

据悉,“罗锅村晚”是今年肇庆开展的首场“村晚”演出,也是“强基工程”新春特别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志愿者协会等指导,肇庆市委社会工作部、肇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肇庆市志愿者协会等主办,肇庆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广宁县委社会工作部、广宁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宁县横山镇人民政府、广宁县横山镇罗锅村委会、广宁县文化馆、广宁音乐协会等单位承办,旨在聚焦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助力强基工程,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以文艺的形式助力乡村振兴,传递爱与温暖。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