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考考 通讯员 来宾
整齐的电线沿墙布局,串联起客厅、厨房、卧室等多个居家场所。日前,记者走进位于怀集县幸福街道前途村的邓老伯家,看到改造后的电线套在白净的保护壳下,让人眼前一亮。
“以前邓老伯家里的电线错综复杂,更有多处缝补,存在安全隐患。”怀集残联副理事长梁菊连告诉记者,今年9月,怀集残联主动上门服务,为邓老伯家进行电源线路改造,解决其用电安全隐患。
从小切口入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首先要找准找实群众身边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怀集残联瞄准的小切口,除了让残疾人老有所依,还要让残疾人幼有所学、业有所成。
“孩子本来在县城上的是普通幼儿园,但因为患病,与同龄人难以交流。”怀集县邓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由于确诊孤独症,上学问题成了困扰。“一筹莫展之时,怀集残联主动联系我,让孩子到怀集县残疾人康复中心上学。”邓女士介绍,怀集县残疾人康复中心不仅硬件设施完备,服务更是一流。“孩子白天在康复中心训练恢复,由专业老师进行指导,入学一年多,康复效果很明显。”想起逐渐与自己亲近起来的孩子,邓女士不由红了眼眶。
2023年,怀集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开始免费为在训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和午托服务,并不断扩容,吸收怀集县各地孤独症儿童,减轻孤独症儿童家庭负担。
与此同时,怀集残联聚焦助残扶残,打造社会化助残新路径。近年来共发动县直部门、心连心助学会、广东狮子会、爱心企业等进行爱心捐款69.39万元,对康复中心大楼进行修缮,改善了残疾儿童康复环境;对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居家无障碍改造项目,改善了残疾人居住环境。2024年,怀集残联还牵头成立怀集县爱心助残基金,目前收到捐赠款26万元,为助力残疾人实现美好生活凝聚起助残共富的正能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为成年残疾人提供技能培训和劳动岗位工作上,怀集残联同样不遗余力。
“在怀集残联帮助下,我进行了两个月的学习,掌握技能后,自己开了这家按摩店,养活自己是没有问题的。”在怀城街道诚康保健店,店主欧先生向记者介绍他的学徒经历和经营现状。
记者了解到,视力有障碍的欧先生本打算去东莞学习按摩,但中途被怀集残联“阻拦”。“我们这里免费学习,还在家门口,您别舍近求远。”回忆当时劝阻欧先生的情景,怀集残联工作人员记忆犹新。在怀集残联盛情邀请下,欧先生进入怀集残联开设的邓志向盲人按摩工作室当起了学徒。“他很努力,两个月就出师了,我们就鼓励他自己开店当老板。”梁菊连说。
这是怀集残联针对残疾人开展的个性化培训模式典型之一。2023年以来,怀集残联采取“点餐式”“订单式”“实训式”“师徒式”等个性化培训模式,举办盲人定向行走、电商、油茶栽培、蔬菜种植、手工皮艺制作等培训班,目前已培训残疾人613名,让诸多残疾人找到了谋生手段。
此外,怀集残联还结合“走访拓岗促就业”活动,主动到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宣传残疾人就业政策和安置残疾人就业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搭建企业与残疾人求职者之间的桥梁,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据统计,近年来,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共安置185名残疾人就业,企业共安置88名残疾人就业,75名农村残疾人也已在乡村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