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乐祺
怀集县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以国有企业为建设主体,统一整合流转土地,实现“小田”变“大田”,有效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现招引企业、发展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等“N”种效益。
截至目前,怀集县通过“国有企业+土地流转+N”镇村新型发展模式共流转土地13000多亩,其中发展连片1000亩以上的基地7块,有力推动“岭南蔬菜之乡”产业示范带、怀集县冷坑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等重点项目建设,为怀集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夯实基础。
以国企为建设主体,解决“谁来开发”问题
2023年4月怀集县成立了国有独资企业——怀集县锦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锦昌公司),该公司通过向银行融资的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土地流转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锦昌公司向银行成功融资3.2亿元;2024年3月,通过农发行成功获批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贷款6亿元。
目前,怀集县“岭南蔬菜之乡”产业示范带通过锦昌公司不断整合马宁水沿岸岗坪镇、马宁镇、蓝钟镇沿线土地约1万亩,正在打造集稻蔬种植、科普研学、采摘观光等农文旅融合一体化发展的产业示范带,预计项目建成后将带动优质企业10家以上,每年产业收益可达3.48亿元,可提供200个以上长期就业岗位,带动周边约1500位村民就业和增收,相关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将实现新的突破。
探索“以租代建”新模式,解决“怎样开发”问题
如锦昌公司作为耕地整理开发工作建设主体,预支相关农村土地流转、配套项目建设等总成本;经营主体负责所需项目建设,在租赁期限内平均分摊每年土地使用租金,以减轻用地企业前期投资压力,助推外地龙头企业落户怀集发展。
据悉,锦昌公司在该试点中的千亩方田园综合体项目已流转土地1419亩,成功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吸引鼎宏生态养殖园在千亩方田园田园综合体打造“稻”“鸭”等新业态农业共生种养殖基地,目前一期拟投资1100万元。这一模式也有力促进了土地集约化连片整合,先后招引怀集县深农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怀集建设了大岗镇深农供港标准农场,肇庆丰绿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了中洲镇产业种植示范基地。
搭建“云交易”平台,解决“如何交易”问题
云交易”模式打破了传统交易的局限,将撂荒和零散土地整合起来,集中信息至交易平台,实现了从申请到成交的全流程管理,全程有记录、有跟踪、可追溯。村民和投资者可以方便地从网上获取竞投信息并参与竞投,公平、公正、公开的网上交易方式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同时也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截至目前,在怀集县“岭南蔬菜之乡”产业示范带内已流转整合土地6924.12亩,其中通过锦昌公司流转整合土地5344.12亩(其中马宁镇3721.71亩,岗坪镇1432.41亩,蓝钟镇190亩)。按照租金700元/亩(其中600元/亩是农户租金收入,100元/亩是村集体经济收入)流转,既为农户创收,也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了收入。
完善农田设施,解决“土地零散”问题
以马宁镇为例,目前锦昌公司已在该片区流转整合土地3000亩以上,通过实施“小田”变“大田”,将面积小且零散地块整合起来,重新整合成30—50亩的地块。
该镇成功引入怀集县深农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怀集县优鲜农业公司、广东肇庆丰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怀集县润优农林有限公司、肇庆全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肇庆丰绿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蔬菜基地,推动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和优化土地区域布局,打破传统农业弊端,促进怀集县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