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防寒保暖?小心这些“御寒神器”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甘婉怡

近日,随着冬季气温的逐渐降低,记者发现街头越来越多的电动自行车、摩托车驾驶员为了抵御寒风,开始为爱车穿上把手套、挡风被等御寒设备。然而,这些看似实用的设备却隐藏着交通和消防安全隐患,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记者走访了市区多条主要街道,发现不少停放在停车场的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都装备上各式各样的把手套和挡风被。记者留意到,安装把手套的车主较多,把手套的材质各异,有单层挡风材料的,也有加厚毛绒材料的,记者试用了一款加厚毛绒把手套后发现,由于毛绒较厚,戴上后手部的操作灵活度和握持力度都有所影响,拧油门、刹车的手感也有影响。

而面积较大的挡风被更是款式多样,有套把型半包裹挡风被、护膝型挡风被,还有包裹全身型挡风被等。记者发现,使用挡风被后更影响驾驶员的灵活度,导致驾驶员身体活动范围受限,可视范围有所减少,车辆在转弯、刹车等操作时都会有影响,给交通安全带来了潜在威胁。

“我的电动车曾安装过半包裹的挡风被,但在装上后我发现行驶中会导致车头左右两侧出现一定的盲区,车辆会很容易碰到较低矮的石墩,在意识到存在安全隐患后,我马上拆除了挡风被,现在开车只会戴手套御寒。”一名曾安装过挡风被的市民黄女士告诉记者。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还留意到在路上行驶中的电动自行车有部分驾驶员被厚重的挡风被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头部和双手;有的则把手伸进大大的把手套中操控车辆,这些现象都让人不禁为他们的安全捏一把汗。

近日,多地发生多起因挡风被遮挡视线的交通意外。12月初,在江苏泰兴发生一则电动自行车与轿车碰撞的事故,当地交警发现事故电动自行车因加装了挡风被,导致车主操作受到限制,双手无法支撑缓冲而造成较大伤害。据悉,近年来因使用电动车、摩托车御寒设备而导致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因此,驾驶员在选择御寒设备时一定要注重安全性和合理性,避免使用过于厚重或设计不合理的产品,同时,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也应该时刻保持警惕,确保操作灵活、反应迅速。

此外,部分挡风被和把手套材质易燃,一旦遇到明火或高温很容易引发火灾,特别是在冬季干燥的气候条件下,有可能存在火灾隐患。因此,市民在购买御寒设备时要选择质量可靠、防火性能好的产品,并避免将易燃物品放置在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上,也切勿遮盖充电口。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