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肇庆市技师学院举办建校6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 匠心育新人 砥砺再出发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丽娟

西江之畔,北岭山下;六秩技师,甲子风华。12月18日,肇庆市技师学院举行建校6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市有关领导出席大会,该校合作企业代表、历届班子成员、退休教职工代表、校友代表、师生代表参会,共5000多人齐聚一堂,共庆建校60周年。

上午10时,大会在庄严的国歌中正式开始。会上播放了献礼学校六十华诞宣传片,回顾学院的发展历程,展示学院取得的辉煌成就,展望未来。

该校主要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1964年,肇庆市技师学院前身肇庆市技工学校应运而生,第一代技校人白手起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踏上了培养技能人才的征程。一代又一代技校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始终坚持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已任,创造出技工教育的“肇庆模式”,培养了一批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学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至今,形成一校三区的格局,在校学生15000多人,累计向社会输送高技能人才20多万人。

六十载薪火相传,一甲子风华正茂。该负责人表示,站在新的起点上,肇庆市技师学院将坚持内涵式发展,优化办学布局,深化产教融合,努力打造成为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示范学校,培养更多应用型、创新型技能人才,为肇庆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03届中004A班模具专业毕业生雷文甲作为校友代表发表感言。在校学得的扎实专业知识,让他取得创业上的成功,创办了4家企业,涵盖机械加工、软件开发、机器人应用等领域,成为本田汽车、丰田汽车、小鹏汽车、广东鸿图、法雷奥(中国)等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重点供应商。“技术日新月异,唯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才能不被时代淘汰。”雷文甲鼓励同学们要保持学习热情,珍惜实践机会,打磨技艺,怀揣匠心,敢闯敢干。

市人社局主要负责同志充分肯定肇庆市技师学院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认为其打造了一支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大军,为肇庆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注入了新鲜力量。她寄语肇庆市技师学院在新的起点上要坚持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赓续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突出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精准对接产业所需,打造校企合作品牌,走特色技能人才培养之路。

大会为2个校企合作项目揭牌,项目包括与广东能飞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建产教融合基地,与风华高科合作组建产业学院。校企双方将围绕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践教学、产学研创新、社会培训及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共同描绘产教融合新篇章。

大会还向社会爱心人士颁发捐赠牌匾,为校外(企业)学生创业导师颁发证书。大会结束后,校友们参观校园,感受学校的变化。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