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现场新闻:冷冷的天 暖暖的爱——寒冷冬日,记者走访肇庆市儿童福利院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永新 通讯员 罗敬盛

11月28日,位于鼎湖区羚羊山脚下的肇庆市儿童福利院,室外最冷时仅有十几度,但室内却是暖意融融。

“要根据体温变化增减衣服,做到冷暖适中。”在该院的儿童生活区,正在巡查的养育部部长梁纪意再三叮嘱护理人员。她告诉记者,进入秋冬季后,福利院重在“暖”上下功夫,棉被、棉衣、棉帽等一样不少,让儿童穿得暖、吃得暖、睡得暖,目前全院74名特殊儿童,都得到细致、周到的照料。

在二楼的特殊照护区,这里接受护理的16名儿童,由于先天性疾病等原因,生活不能自理,需依靠护理员24小时照料。该院医务康复部副部长周雪君主管护师告诉记者,由于这些儿童无法表达冷暖,全凭护理员用心去观察、感知。“手放入被子里感受,太热就要给被子开个小缝,但时间不能太长,否则会受冷。”正在旁边的护理员邵惠莲接过话说:“照顾这个区的儿童,所花的时间和精力是正常儿童的数倍多,一个班次下来累得不想动,但看到睡得甜甜的孩子们,心里感到很满足。”

在儿童的宿舍及沐浴间,均安装有冷暖空调或暖风机。“一般气温低于14度就要开暖气。”护理员卢玉好对记者说,每次为儿童洗澡,都要提早开暖气,“个别淘气的儿童在温暖的沐浴间里洗澡时,身上淋着热水,舒服得不想走。”

记者来到不能自理区见到,这里空间宽敞、明亮,环境干净整洁,空气清新。这里的儿童有一定的认知力,他们正坐在轮椅上观看动画片,有时还发出笑声。

见到熟悉的护理员,今年15岁的小慧开心地做出拥抱的动作,笑容灿烂。梁纪意介绍,小慧在这里已经生活了10多年,从初来时无互动、不会说话,到如今热情打招呼、学会简单的沟通,福利院里的养育、医护、康复、教育、社工服务等人员为她付出了不少心血。

在小操场里,儿童在护理员陪同下,高兴地做起保健操、荡秋千、耍滑梯或互相追逐嬉戏,小操场顿时变成了儿童乐园。

午餐时间,护理员端来了热气腾腾的饭菜,儿童们吃得津津有味。对于不能自理的儿童,工作人员则一对一喂食。记者见到,午餐有虫草花蒸鸡、娃娃菜炒肉、白萝卜焖鱼腐和菜汤。配餐处还配备有加热器,进食慢的儿童饭菜容易冷,加热器便派上了用场。

“来到这里的孩子都是不幸的,但他们又很幸运,因为有了党和政府对特殊儿童的关怀和保障,还有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让他们享受和正常孩子一样的生存、生活、学习等同等权利。”肇庆市儿童福利院院长赵艳华说。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