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丽娟 特约记者 冯铁成
养鸽过程中,鸽粪的处理一直是养殖户面临的一大难题。近年来,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驻广宁横山镇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帮助下,鸽子养殖业发达的广宁横山镇成功将鸽粪变成“金肥”,既增加了企业的效益,还为周边种植户提供了优质有机肥,串起了一条“养殖—有机肥—种植”的现代农业生态链。
科技特派员在用鸽粪研发有机肥。受访者供图
广东新领航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横山镇养鸽规模最大的企业。走进该公司,在生物有机肥车间,工作人员正忙碌地操控着有机肥生产线。它的一端连着养殖车间,鸽粪通过自动化传输带传送到有机肥加工车间,经过原料预处理、发酵、深加工、干燥冷却、包装等程序后,“臭烘烘”的鸽粪就变成了有机肥。
2021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驻广宁横山镇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调研发现,横山镇肉鸽产业规模大,产生的鸽粪量大,且面临处理难题。该团队对鸽粪作进一步分析发现,由于鸽子肠道相对短,食物在肠道中逗留的时间不长,所以饲料的养分大部分从直肠排出体外,鸽粪营养价值更高。
“鸽粪里的各种氨基酸比较平衡,并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是较佳的有机肥氮源材料。”该团队负责人梁雅妍告诉记者,由于鸽粪氮元素含量高,必须加入碳源材料调节合适的碳氮比,才能被植物吸收。
通过反复试验,最终,该团队针对鸽粪研究出有机肥的最佳发酵菌种、配比、温湿度条件等,并通过添加酶制剂等提高有机肥生产效率和质量。经试验证实,该有机肥能明显提升果蔬产量和品质,较其它畜禽粪便有机肥效果更好。
“横山镇有鹰嘴桃、沃柑、百香果、辣椒等果蔬产业,鸽粪所含的营养元素正是它们生长所需,可将种养殖业相结合,形成生态循环农业。”梁雅妍告诉记者,在科技特派员团队的指导下,新领航公司建设了一个生物有机肥车间,投入一条全自动有机肥加工生产线。
据介绍,通过集成自动化控制系统,企业能够实时监测和调节发酵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如温度、湿度等。这些参数的精确控制为微生物的活跃生长奠定基础,从而加速了有机物的分解过程。而传统堆肥方式依赖自然条件和人工操作,难以达到如此精确的控制水平,发酵速度相对较慢。此外,全自动加工生产设备具备优良的密封性和隔热性,可有效保持发酵环境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从而提高了发酵速度。
“全自动加工生产设备可迅速将鸽粪转化为优质有机肥,且成品肥效好、品质高。”梁雅妍告诉记者,通过这套设备,仅需8小时便可加工生产10吨有机肥。而该有机肥能使土壤中有机质的可吸率和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相应提高,进而促进果树的生长。
新领航公司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单纯卖鸽粪年收益约73万元,通过加工生产有机肥收益约380万元,能增收约307万元。
如今,横山镇不仅解决了企业鸽粪处理的难题,更为种植户提供了宝贵的肥料资源,实现了“养殖—有机肥—种植”的良性循环,有效推动了该镇生态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