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新政引客来 服务留人心 鼎湖山旅游体验感越来越好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鼎湖山以独有的风光和文化,特别是近期的‘问鼎祈福’活动,每天都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一般的周末也像黄金周一样人气旺盛。”11月9日,从珠海驱车来到鼎湖山旅游的刘先生感叹道,这次来肇庆旅游的体验感很好,玩得开心,住得舒适,吃得尽兴。肇庆人正以开放包容的态度,迎接八方来客。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丽娟 通讯员 苏耀枝

“鼎湖山以独有的风光和文化,特别是近期的‘问鼎祈福’活动,每天都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一般的周末也像黄金周一样人气旺盛。”11月9日,从珠海驱车来到鼎湖山旅游的刘先生感叹道,这次来肇庆旅游的体验感很好,玩得开心,住得舒适,吃得尽兴。肇庆人正以开放包容的态度,迎接八方来客。

在鼎湖山宝鼎园景点,游客在许愿祈福。照片均由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摄

在鼎湖山宝鼎园景点,游客在许愿祈福。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丽娟 摄

见闻:“问鼎祈福”吸引如潮游客

记者从鼎湖山牌坊一路走到景区入口发现,周围的停车场停满了来自广州、佛山、珠海、东莞、深圳及山西等省内外的汽车。沿途有多名工作人员正在指挥交通秩序,引导车辆有序进入停车场,秩序井然。

两边的商家门庭若市,有销售山泉水豆腐花、肇庆裹蒸粽、烧猪、手工制作沙琪玛、水煮花生玉米等地方特色小吃,还有很多店销售许愿球,游客们坐在门前摆放的桌椅上写下愿望。“我今天一大早从广州坐高铁过来,在大四毕业前夕过来许愿,同时感受广东四大名山的魅力。”游客小何笑着对记者说道。

进入景区后,客流沿着飞水潭方向挪动,碧绿的飞水潭,飞流的瀑布,吸引着游客驻足停留观赏、拍照。在庆云寺,来自广州市越秀区名德实验学校的师生,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这座明朝建立的古寺,了解其历史文化和建筑文化。“鼎湖山不但风光秀美,空气清新,而且历史文化深厚,不枉游一回。”该校何老师感慨说。

记者在宝鼎园见到,这里游客如鲫,里三圈、外三圈,大家围着宝鼎,高兴地往鼎里抛许愿球。当许愿球入宝鼎的一刻,现场“哇”声一片,欢笑声不断。这天是周末,前来这里的游客以大学生和中小学生为主,其中也有不少是家庭亲子游,他们欣赏美景,许愿祈福,感受鼎湖山为他们带来的快乐。

政策:“免票+活动”优惠不断

“大中学生免费游鼎湖山,做法很给力,我们学校高三年级全体学生都过来了,体验感非常好。”广东广雅中学的梁同学告诉记者,在紧张的高三阶段来一场研学游,有利于放松身心,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中。同时,在高考前夕登高祈福,也能为自己加油打气、增强信心。

今年,星湖管理局主动谋划,利用市场杠杆撬动了景区高质量发展。如出台对全省大中学生免票的三年优惠,算大账不算小账,鼓励年轻人打卡分享,为鼎湖山保持热度奠定了坚实基础。出台对全国应届考生“1+2”免票的暑期优惠、对退役军人免票的永久优待,针对“马拉松”“越野赛”“啤酒嘉年华”“广交会”“音乐节”等系列活动与赛事,出台配套了免票或打折优惠,极大提升了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

此外,星湖管理局联同市文旅集团围绕“那么美,这么近,周末到肇庆”主题加大宣传力度,丰富活动多样性,增强游客体验感。如景区节庆活动设置以小而精为主,更注重互动性,推出了“赏花季”“古风集市”“游园会”“寻找方世玉鼎湖山踪迹”“爬山摸鱼微市集”等。同时,重点深化与抖音、广州地铁等头部资源合作,在全省乃至全国频繁“出圈”,一举取得“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硕果。

据统计,今年4月以来,鼎湖山景区客流量每月呈倍增上涨趋势,月均客流为22.8万人次,其中10月份达33多万人次。而今年以来,鼎湖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22多万人次,同比增长了71.6%。

成效:优化服务,留人也留心

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部门共同下好“先手棋”。

鼎湖山管理处票务科科长梁学尧告诉记者,为增加市民游客的体验感、满意度,景区优化票务服务,推出“一票通”,将购票服务前移,即在景区门口可同时购买观光车票和船票,游客无需重新多次排队购票。同时整合外围停车场资源,将原有3000多个停车位扩充到7000多个,大大解决了停车难问题。另外,在黄金周期间,增加了接驳车,由各个停车点免费接驳到景区门口,细化优化服务。

“游客过来玩,不但感受风景,当地提供的餐饮、住宿、购物等是否顺心也很重要。”游客吕先生告诉记者,景区一带的食宿、消费都较合理,如豆腐花3元/碗,裹蒸按个头大小6元—8元不等,许愿球5元10个,住宿价格也亲民,“总体感觉良好,下次继续约上亲朋好友过来。”

梁学尧告诉记者,每逢黄金周前,景区与属地城管、市场监督管理、公安、社区等部门召开会商会,建立应急突发处理机制。同时,相关部门对食宿的食品安全及价格进行常态化巡查,明确规定各经营商户不能哄抬价格,规范经营。

“省内不少大学生成为了鼎湖山的常客,重游率较高。”梁学尧告诉记者,由此带动了肇庆相关旅游景点、餐饮、住宿、交通等行业的发展,为肇庆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