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优越的自然环境 广阔的发展前景 舒适的生活配套 港人北上 肇庆安居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加速融合,越来越多的香港人选择北上肇庆生活。肇庆优越的自然环境、广阔的发展前景、舒适的生活配套,对港人而言,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初步统计,目的安居肇庆的港人有3000余人。他们有的选择在肇庆投资发展,寻找商机。更多的在肇庆置业养老,安享晚年。他们在肇庆生活如何,日前记者进行了走访。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严炯明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加速融合,越来越多的香港人选择北上肇庆生活。肇庆优越的自然环境、广阔的发展前景、舒适的生活配套,对港人而言,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初步统计,目的安居肇庆的港人有3000余人。他们有的选择在肇庆投资发展,寻找商机。更多的在肇庆置业养老,安享晚年。他们在肇庆生活如何,日前记者进行了走访。

安居肇庆的港人正在老人之家练瑜伽。 西江日报记者 严炯明 摄

安居肇庆的港人正在老人之家练瑜伽。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严炯明 摄

“肇庆环境好,香港亲戚也想来置业”

10月23日下午,年过七旬的谭先生夫妇来到位于肇庆新区的华侨城花园小区老人之家,这里也是港人在华侨城的街坊互助中心。他们一起练习普拉提、八段锦,其乐融融的氛围充满整一个房间。

谭先生是香港人,长期在海外居住,近年来产生了回大陆安度晚年的想法。一次偶然机会,他看到视频介绍肇庆山好水好空气好,夫妻二人决定在肇庆新区购买房产养老,并在去年年底入住。“我们很喜欢这里,人不算多,而且周边有很多公园。”他说。

谭先生夫妇只是众多选择在肇庆新区置业的港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肇庆新区目前有1500余位港人,其中华侨城小区相对密集,常住港人有近200户。

随着肇庆与香港高铁直达,增强了港人北上肇庆的动力。“亲戚朋友来看我,看到这里优美环境,也计划来肇庆置业养老。”65岁的卢先生说。

由于社区退休人员众多,当地政府特地建设华侨城花园小区老人之家,丰富老人文化娱乐生活。一众香港老人还自发为中心添置各式设备,形成一个街坊互助中心。他们自发在中心会举办瑜伽、八段锦、舞蹈等课程,并且定期邀请医疗机构为小区港人进行康复诊疗。

“院舍计划”让港人养老无忧

日前,养老院医护人员来到房间为88岁香港老人黎兆朗检查血压。“黎伯,你血压正常,平时要注意多喝水,有什么情况可以按铃。”医护人员向他提醒道。

2018年,黎兆朗告别了居住多年的香港板间房,联系入住高要区肇庆伸手助人护老颐养院。他回忆道:“板间房2到3平方米,只能放一张行军床,租金每个月就要900港币。”

为解决香港养老院床位短缺问题,香港政府在2014年推出“广东院舍住宿照顾服务计划”,在深圳和肇庆两家养老院购买床位,让有意在大陆生活的香港老人跨境养老。该计划涵盖长者在院舍的食宿、护理服务及个人照顾以及基本医疗费用,长者在入住后无需再支付费用。

来到高要后,黎兆朗变成院舍的“开心果”,每天生活愉快而充实。“我是拿‘综援’的,这里养老吃住医疗都有香港特区政府买单,环境舒适又减轻了生活压力。”

据了解,肇庆伸手助人护老颐养院1998年开院至今,共接纳超过600位香港老人,其中40余位香港老人参与“广东院舍住宿照顾服务计划”。

86岁香港老人李炳钧与妻子在前年也来到肇庆定居。他的姐姐在了解到肇庆优异的环境后,也有意前来定居。“肇庆有山有水且空气清新,真的很适合生活。”他说。

肇庆伸手助人护老颐养院相关负责人伍尚伟表示,肇庆环境优美,生活成本较低,且与香港之间交通便捷等因素,未来将吸引更多港人北上肇庆。

医养结合让港人更有“医”靠

日前,95岁香港老人罗佩枝在鼎湖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耍完一套太极拳后,在中心工作人员陪同下回到房间测量了身体各项指标。谈起在这里生活,她竖起大拇指不断地说道:“很喜欢,这里的工作人员都很好。”

今年5月,鼎湖区中医院开设的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对外运营,中心为公办非盈利性质。由于周边的港人经常来到医院就诊,医院方面邀请他们现场参观体验,希望挖掘这一群体需求。

在肇庆新区置业的张女士正是此时接触到该中心。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张女士带着母亲罗阿婆来到中心体验。让人没想到的是,在香港拒绝入住养老院的罗阿婆,欣然决定入住。“母亲觉得这里环境比香港养老院好,而且硬件软件设施一应俱全。”

每天,罗阿婆在娱乐活动之余,有医生定期查房检查身体健康情况,并有护理人员为她按摩推拿。医院方面还根据其饮食习惯,在她入住之初,量身定制食谱,并使用中药为她调理身体。她的子女从海外回来探望母亲,也对中心服务交口称赞:“母亲在这里养老,我们放心。”

记者了解到,众多香港长者表达入住中心意愿。鼎湖区中医院副院长黎虞明表示,医院方面会推出相应优惠政策,优化养老服务,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吸引港人到鼎湖医养结合养老。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