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提出了300多项事关长远、事关根本、事关全局的重要改革举措,吹响了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冲锋号”。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各项部署,扎实谋划推进鼎湖改革各项工作,以改革之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走好走实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深刻把握经济体制改革“牛鼻子”作用,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中强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主要任务是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我们要加快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坚决打好打赢制造业项目建设“大会战”,为鼎湖高质量发展挺起产业“脊梁”。要持之以恒大招商、招大商,强化产业链精准招商,聚焦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等“主导+特色”产业,着力引进引领性、“链主”型项目,力争在引进大项目上取得新突破。要全力推动项目建设落地见效,坚持党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全力推动“大会战”项目建设提速增效。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精准对接广、深创新资源,大力推动香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积极参与肇庆高(新)—鼎(湖)—端(州)科教走廊建设,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全链条培育,力争今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新突破。要打造湾区一流营商环境,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改革的重点工程,在优化民营企业投资、经营主体培育、数字政府建设、要素市场改革、投资便利化等领域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以“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的“三到”服务理念,推动营商环境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深刻把握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任务,推动城乡共同繁荣、区域协调共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我们要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牵引,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持续优化区镇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要推动典型镇村建设见行见效,利用镇村的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等资源,就地取材、因材制宜,打造一批自然与人文相互交融的创意景观,切实把乡土资源转化为“美丽效益”,加快沙浦镇创建中国农业公园项目和中铁建十五局助力“百千万工程”项目建设,持续做好乡村振兴典型镇村项目谋划和储备。要深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念好“富、净、绿、美、强、治”六字诀,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实施农房风貌管控提升行动,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大力传承弘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深入实施绿美鼎湖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大力实施增绿扩绿、生态修复与绿化美化工程,进一步筑牢粤港澳大湾区西部生态屏障。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深刻把握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
党的领导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定海神针”,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我们要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不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要强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贯彻制度机制,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长效机制。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牢正确政绩观,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完善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制度机制,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充分调动全区上下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抓好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健全完善防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制度机制,持续巩固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