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陈洁
西江悠悠,水深流长,她悄然见证了肇庆的沧桑巨变。昔日,这里蔗林密布,人们寒耕暑耘、打铁削木,换取生活之资,艰辛而朴素。如今,这里现代化厂房林立,阳光化电、智慧织网,数字脉动间,机械臂轻盈舞动,精密之造既随飞船遨游九天,又伴潜艇深潜五洋。
七十五载风雨兼程,肇庆产业与中国式现代化步伐共鸣,演绎一曲波澜壮阔的产业交响乐章,旋律中有历史的深沉回响,又有未来的无限憧憬。
从“糊口”到现代化,第一产业增长超2475倍
肇庆土地肥沃,物产丰饶,自古以来,各式农产品从西江溯江而上,或经海上丝绸之路而运抵南亚各国。但小农经济的组织形式并没有为肇庆人带来小康生活,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市农林耕作落后,旱涝灾害严重,亩产仅80斤,农民生活十分困难。
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肇庆写下了农业发展巨变的历史鸿篇。统计数据显示,从1949年至2019年,肇庆的第一产业产值增长超过2475倍,从“吃不饱”到“吃得好”,农业从“糊口”到富农兴村的抓手,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新征程里,肇庆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工业化理念、全产业链思维向农业强市发起进军,培育壮大本地10个农林渔牧产业集群,打造现代农业的发展格局。
谷堆满仓是广大农民心中小康生活的朴素象征。如今的肇庆,大米不仅丰足,还要讲质量、讲品牌。高要活道镇是驰名水稻生产基地,近年来,实现了亩产1200斤,不仅以高质高价专供高端市场,还发展起“生产—营销—观光”全产业链。
在德庆,贡柑通过畅达的物流送递全国,实现了“今日摘,明日到”,肉桂、巴戟天、何首乌、广佛手等南药则形成了特色产业集群,来自高校的博士后团队攻坚关键技术和病害防控,让这些道地药材插上了现代科技的翅膀。
在四会,兰花通过直播镜头畅销全国、走出国门,在2023年出口逆势增长13%,打响了“肇庆优货”的品牌。通过大数据管理的标准化虾塘源源不断出货,通过深加工,走上了全国人民的餐桌。
2023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逾780亿元、同比增长4.8%,农产品加工实现总产值276.26亿元、同比增长6.69%,其中58家企业产值增长率在50%以上。
从火柴到电车,工业向新向绿向世界
从个体手工业到零工人的数字化生产线,从一盒火柴到一辆自动驾驶的新能源汽车,“总盘子”增长超过3400倍,这是肇庆工业走过的75年。
解放之初,肇庆的主要工业产品是火柴、陶瓷、建材、竹木器、食粮等,工业年产值不足1亿元。如今,肇庆拥有36个工业大类,覆盖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电子信息、绿色建材等,2024年1月至6月,全市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近398亿元,累计增长5.8%。
2017年,肇庆实现了“整车梦”,搭载着中国自主研发的三电系统的新能源汽车从肇庆送向全国、全球各地,向千亿大步而行。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被评价为“汽车价值链重构的制高点”。我国已基本形成全球产业链最全、规模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体系。2022年,宁德时代肇庆项目正式投产,肇庆以此为基础进行产业链的整合延伸,奔向新型储能的万亿风口。
肇庆抢抓低空经济“风口”,促进生产服务、高端制造、场景应用、基础优化、空域智管与未来产业融合的全面发展,力争打造“天空之城”。
沐浴在新时代阳光之下,肇庆工业不断向新——肇庆50强企业中,近八成属于高新技术企业,产线积极进行数字化改造,生产数据全部汇总至系统中,指挥零部件“大合唱”;按倍提升单品生产效率,从国家级到省级的实验室里,“肇庆制造”攻坚克难,一步步随国家产业链攀上高峰。肇庆工业不断向绿——传统产业加快节能减排,以实际行动为国家“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从江河到五大洲四大洋,肇庆“买全球卖全球”
在明清时期,肇货随海上丝绸之路通达四海,建国之初,肇庆的轻工纺织品随西江—珠江输送海外,如今的肇庆更是货如轮转——平均每天都有超500万件跨境电商货物发往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约300车次往返于肇庆与粤港澳大湾区各大国际机场。75年,肇庆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这得益于国家发达的交通物流体系,肇庆东连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西接大西南的枢纽门户地位得以在新时代彰显,不仅希音、拼多多、Temu等一批创新型和成长性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在我市多点布局,菜鸟、喜得、UR等电商平台陆续进驻。相关企业和平台在我市的物流仓储项目总面积达350万平方米,让肇庆成为国家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展示窗口。
党的十八大以来,肇庆的贸易方式从低附加值、“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为主,转变为带动力强的一般贸易“唱主角”,2024年上半年,肇庆市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12.7%,占同期肇庆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81.7%,比上年同期持续提升,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肇庆的贸易伙伴也从东盟、美国、欧盟,逐渐添加了越来越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的产品除了农产品、食品,外贸“新三样”的比重持续提升,今年上半年,机电产品出口占比重近五成。
民营企业担当进出口的主力军,地位稳固,他们一手抓国际市场,将“肇庆制造”卖向全球70多个国家,一手抓质量和标准,打造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品牌。大河无言,默默滋养着广袤大地,金黄的稻谷满载收获的喜悦。新能源汽车赛道上,科技之轮竞相飞驰,每一秒都见证着“中国制造”的崛起与飞跃。秋阳温柔,洒满山河,肇庆每一寸土地都被镀上了一层希望的金色,预示着更加辉煌的未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