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肇庆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 鱼虾“医生”防病治病有绝招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而在上月末,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已将本月的水产养殖病情预测预报公布在市政府网站,当中有发现的问题、原因以及防治建议,十分详细,为相关部门和广大养殖户提供了参考。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永新 实习生 邓静惠

9月14日,秋阳火辣。在高要区莲塘镇水产养殖基地一口虾塘前,肇庆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工程师、执业渔医张燕飞和同事正忙着为罗氏沼虾“把脉”,体表检查、消毒、解剖、取样,有条不紊。“初步看来,抽检的这些罗氏沼虾健康状况良好。”张燕飞擦了一把汗,脸上露出喜悦的神情。

而在上月末,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已将本月的水产养殖病情预测预报公布在市政府网站,当中有发现的问题、原因以及防治建议,十分详细,为相关部门和广大养殖户提供了参考。

肇庆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技术员在虾塘向农民普及防病技术。西江日报记者 杨永新 摄

肇庆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技术员在虾塘向农民普及防病技术。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永新 摄

“结合近期的监测结果来看,我市养殖的水产病害防控总体良好,但绝不能思想松懈,马虎应对。”张燕飞说,9月份以来,高温持续,水生动物病害依然严峻,“高水温适宜细菌、病毒等病害微生物传播,会加大养殖病害的发生概率。”

在上一次的抽检中,我市虾类病害主要为诺达病毒病、传染性性早熟病毒病等,而鱼类病害主要为双节段RNA病毒病、草鱼出血病等,这些都是水产养殖常见的症状。中心技术员针对问题,及时为养殖户提供了防治措施,并到实地进行技术指导。

除了抽检水产品,技术员还对水质、水草、供氧等养殖环境进行检测分析,给出意见、建议。“有了政府的技术加持,我们养起鱼虾更得心应手,放开手脚加油干,还要扩大养殖规模。”在高要区远通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高兴地说。

为确保我市不发生重大水生动物疫情,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将工作前移,在源头做好检疫。“首先完善水产种苗产地检疫制度。”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近三年来,中心共出具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合格证明87张,检疫苗种数量达1764万尾。

其次,通过对常见的养殖病害预报、预警,及时提醒养殖户做好病害预防工作,从而减少病害发生,降低渔业生产损失,提高我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此外,常态化开展全市水生动物疫病月度监测。指导养殖户采取应急防控措施,防止病情扩散、蔓延。同时,致力完善市、县、镇养殖基地病害监测网,为养殖户提供水生动物疫病监测和防控服务。今年以来,全市设置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点共28个,测报面积4814多亩,测报品种包括罗氏沼虾、鳜鱼、加州鲈、草鱼、罗非鱼等。

据了解,肇庆是我省淡水水产养殖大市。2023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约48万亩,全年水产品总产量52.93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98.65亿元。目前主要养殖罗氏沼虾、鳜鱼、鲈鱼、斑点叉尾鮰、黄颡鱼、草鱼和罗非鱼,主要集中在高要区、鼎湖区和四会市。接下来,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将继续发挥水生动物防疫检疫职能作用,以技术服务护航养殖户,守护水产养殖健康防线,推动水产养殖绿色健康发展,为全市渔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强劲的动力。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