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天上月圆,人间团圆 肇庆人这样过中秋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今年中秋,不妨到肇庆,感受一场别具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氛围。

甩火球。西江日报记者 朱健兴 曹笑 摄

鼎湖烧番塔。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曹笑 摄

肇庆城区夜景。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勇强 摄

天上月圆,人间团圆。中秋节这一重要的传统节日,肇庆各地流传有不少节日习俗,如甩火球、烧番塔、拜月亮、摆歌堂及举行火把节等等,其中,甩火球、烧番塔还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凝聚着浓浓的乡情乡愁。今年中秋,不妨到肇庆,感受一场别具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氛围。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戴福钿

甩火球展现民俗艺术

甩火球是端州区黄岗街道下黄冈一社区白石村富有传统特色的一项民俗活动,有祈求去掉污秽,迎来红火的生活的寓意。每年中秋佳节,村民们与家人共享团圆饭后,便会相约来到活动地点,观看这场精彩震撼的演出。

甩火球又称“舞火龙”。在中秋节前几天,村民们会陆续开始制作火球,把晒干的带有叶子的龙眼枝等,用绳子扎成一个个直径约一米左右的球,并在其上面绑上鞭炮。

活动当天,村里的青壮年人根据指令,将火球点燃并卖力舞动,相互比拼谁舞得高、舞得更精彩。其间,噼啪噼啪作响的火球随着表演者身体的转动而上下翻滚,熊熊燃烧的火球被拖出一道长长的火焰,宛如一条条火龙将表演者团团围住,场面甚是壮观,让人看得心惊胆战,却又不禁为表演者欢呼喝彩。

今年中秋节,白石村,将如期举行甩火球活动,与大众共庆佳节。时间为当天20:30至21:30,地点位于建设一路与白石村交界附近的空旷位置,有兴趣的市民群众可前往观看。

烧番塔烧出火树银花

烧番塔是鼎湖、高要等地民众过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是祈求吉祥、来年丰收的重要传统仪式和民俗活动,番塔火力越旺,火焰越高,寓意生活越红火。

中秋节当天晚上,为参与烧番塔活动,居民群众会早早聚在一起,男女老少分工合作,在空地上用砖头石块垒砌起锥形中空的塔。伴随着活动的开始,番塔膛内柴火被点燃,顿时,熊熊的火苗往上窜,从塔身小孔往外冒,越升越高,火星向四周迸射而出,在月色映衬下犹如火树银花。围聚在一起的居民群众则一边观看烧番塔,一边唱番塔歌和表演,场面极为壮观。

据了解,烧番塔活动在鼎湖已有600多年历史,每逢中秋佳节,当地群众会聚在一起砌番塔、烧番塔。2018年,鼎湖中秋烧番塔活动被列入广东省第七批非遗项目名录。

在高要,也有中秋烧番塔的传统。今年中秋节,高要新桥塘边村、金利镇珠江社区、蚬岗镇古迳村和富金村等村(社区),将在中秋节当晚举办烧番塔活动。

对月当歌唱出祝愿

在封开县部分地区,中秋之夜素有对月当歌的传统。

据悉,以往,封开县住着侗族、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他们常常对唱山歌,中秋之夜尤为喜欢对月当歌,唱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与向往。

如今,在月圆之夜,贺江两岸也常飘荡着婉转悦耳的歌声,村民们动情对月当歌。部分青年男女则借歌传情,互诉心底爱慕之意,显得格外浪漫。该县部分镇村文化广场也有青年男女相聚一起唱山歌、踏歌起舞,场面十分热闹。

拜月光品节令美食

在我市四会,中秋节有拜月姑的习俗。据《广东志书》记载,四会“中秋设果饼,望月而拜,致词,谓之请月姑。”此处的“月姑”是民间祭奉的月神,从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来看,“月姑”指的应是嫦娥。

中秋节当晚,肇庆不少家庭也会举行拜月光仪式。于天台或门口竖起竹竿,挂上彩灯和灯笼,在桌上摆好月饼、柚子、芋头等食品,焚香燃烛,烧“月光衣”,对月而祭。正因为要拜月光,所以中秋节也被称作拜月节。

拜月完毕,一家老少会围坐一起,品尝月饼、田螺、柚子、芋头等节令美食。其中,月饼被称为“团圆饼”,有团圆的象征;啜田螺也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寓意明目;而柚子中的“柚”与“佑”谐音,代表月亮护佑的美好愿望。一家人一边赏月,一边品尝美食,畅叙至深夜,其乐融融。

当然,除了上述活动,肇庆部分地方还保留着不少传统节目。据《肇庆市志》记载,封开县一些地方会在中秋举行火把节,即当地群众齐齐堆起火堆,围成圆圈欢歌起舞。而在怀集县桥头镇、下帅乡等地,中秋之夜也有摆歌堂、唱夜歌的特色风情。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