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用心育人真心灌溉戈壁绽放梦想之花——记肇庆市援疆支教队队长、肇庆市百花中学校长程沙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苏燕君 实习生 温希铃

在遥远而辽阔的祖国西北边陲、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一座名叫图木舒克的城市。那里常年干旱,昼夜温差极大,气候与南方城市迥然不同。有一位来自肇庆的教师克服了气候环境的挑战,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播撒知识的种子,用真心爱心浇灌孩子们的梦想之花。他就是中组部第十一批、广东省第十批援疆教师,肇庆市援疆支教队队长、肇庆市百花中学校长程沙。

对程沙来说,援疆支教是多年来未了的心愿。

“大学时我便报名参加援疆支教计划,遗憾未能入选,自此便留有念想。”他始终没有忘记这个遗憾,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后,援疆支教的信念更是日渐坚定。“工作后,我一直留意着每年的援疆计划,看看是否需要化学教师。”

2023年3月,肇庆要从全市教育系统中选派7名优秀教师,参加广东省第十批援疆教师支教工作,当中就有化学教师的需求。等来期待多年的机会,程沙毫不犹豫报名。经过层层选拔,他最终入选。不久后,带着教育援疆、文化润疆的使命,得到家人的理解支持,程沙和队友踏上了万里教育援疆路。他们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成为了图木舒克市第二中学(以下简称“图市二中”)的支教老师。

由于当地师资力量不足,程沙先后担任图市二中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化学教学工作,并兼任该校办公室主任。在参与日常教学、与当地教师深入交流过程中,他发现当地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学习基础较薄弱,未能形成好的学习习惯,未掌握良好的学习技巧。这导致学生对课本内容接受程度不高,自主学习积极性不强。

思考再三,程沙决定将肇庆市百花中学一直使用的“211课堂教学模式”因地制宜运用到图市二中高一年级的化学课堂中。这种模式突出学生为主体,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索者。程沙发现,课堂气氛更活跃了,学生们参与课堂互动、回答问题的热情也更高涨了。他所任教的班级在他接手后,化学科成绩大幅度提升,更在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担任高二、高三年级化学教学工作后,程沙又针对毕业班级的教学特点,指导当地教师先对近年高考各科目考点进行统计分析,再结合数据对重点内容进行精讲精练,推动毕业年级教学从“全面扫射”到“精准点射”方式转变,也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承担教学任务之余,程沙还充分依托后方教育教学资源,积极推动两地交流融合,先后促成了广东省梁广治名校长工作室赴图市二中开展线下帮扶交流、肇庆市叶鹏名师工作室开展线上教研活动,大大提高了图市二中教师的教研能力。此外,程沙还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开展示范课、讲座、“粤兵同上一堂课”等方式,向当地教师分享教育教学理念,并与本地教师“师徒结对”,在教学理念、方式、专业成长等方面对当地教师进行帮扶。程沙还帮助指导图市二中化学教研组教师申报师市级课题,实现了该校教师课题研究“零”的突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想努力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程沙对记者说。

文化润疆,同样是援疆教师的使命和责任。程沙通过学校“三进两联一交友”帮扶活动,对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关心关怀工作。高一学生米尔扎提便是程沙交的一个好朋友。该生因为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大,程沙常常和他聊天谈心,引导他树立学习目标。在了解到米尔扎提是住宿生且外出购物不方便后,程沙便时不时给他购买牛奶、鸡蛋等物品,并帮助他解决生活上的困难。程沙的关怀深深影响着米尔扎提,他越发认真学习,成绩稳步提升。在高二文理分科选科时,他坚定地选择了理科,并对程沙说:“程老师,我也想成为像您一样的教师,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由于在教育教研示范引领效果显著,程沙被评为2023年图木舒克市及图市二中优秀援疆教师、2024年度图市二中优秀援疆教师。他说:“能在和平年代参与国之大计,投身到祖国的边疆建设,在平凡的岗位上,帮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由衷地感到自豪骄傲!”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