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王永强
为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今年我市在怀集县大岗镇试点种植节水抗旱稻1000亩左右,在试验基地取得成效后将向全市推广。
这是记者7月23日跟随市农业农村局到大岗镇调研时了解到的。在谭英村,旱稻种植在光伏发电项目基地里,实行农光互补,目前已进入灌浆期,即将可以收割。在集义村,旋风耕地播种机在旱地上进行秋播,进一步推广节水抗旱稻。
在集义村,旋风耕地播种机正在往返作业,在疏松土壤的同时播下稻种。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永强 摄
“光伏基地里的节水抗旱稻长势良好,预估早稻亩产在300公斤以上,相比普通水稻节水50%以上。”华南农业大学专家表示,节水抗旱稻的特点是不挑地、耐干旱,适合种植在撂荒地、干旱地、缺水地、滩涂地等。
节水抗旱稻还有一个优势:可以直播、撒播或机播,相较传统水稻需要育苗、插秧等程序,节省了人力。
“农村撂荒地整治一直是困扰基层工作人员的难题,推广节水抗旱稻有利于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市农业农村局相关人员告诉记者,节水抗旱稻示范推广项目已被列入肇庆市“百千万工程”2024年亮点工作清单。
目前,我市已经与华南农业大学就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重点项目合作达成初步协议,双方承诺将积极加强沟通对接,围绕节水抗旱稻品种培育创新、农田规建创新、耕作制度创新、种植技术创新、水肥管理创新、价值实现创新等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技术集成示范推广、技术培训,建设节水抗旱稻精准育种选育基地、节水抗旱稻产业化示范基地,推动节水抗旱稻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转化推广利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