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夏紫怡
去年,经过网络初审、集中培训、现场复审等环节,广宁县阳光志愿者协会申报的《爱的希望——助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项目获得肇庆市志愿服务项目展示交流大赛优秀项目。据了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该协会通过经济援助、不定期探访、心理危机干预、普法宣传等系列举措,多维度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此前,住在广宁县南街街道的15岁小谭,正处于生活困境之中。其母亲因鼻咽癌离世,家中为此欠下债款;父亲身患腰椎盘突出症,在家务农,以耕田种菜维持生计。在没有政府补贴,生活困难之下,小谭萌生放弃学业,打工帮扶家庭的想法。
广宁县阳光志愿者协会得知小谭的困境后,启动项目帮扶流程,向当地村委和村民了解、核实情况。了解到小谭面临经济压力、母亲离世带来的心理创伤等多重困境后,该协会联动社工启动“助学帮扶+心理疏导+志愿者跟踪”服务。
最终小谭的心理创伤得到疗愈,并在助学金的帮助下得以继续学业。与此同时,他还成为阳光志愿者,帮助他人,传递爱心。
广宁县阳光志愿者协会工作人员罗艳子介绍,在广宁县开展助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志愿行动,采取多方联动模式,整合社会资源,为未成年人提供经济困难资助、心理辅导、法律意识增强服务,能有效促进困境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不局限于单一的经济帮扶,而是同步进行心理健康建设、生涯规划,以及维护未成年人的基本权益,帮助困境未成年人克服困难。同时,链接政府、企业、社会公益组织、社工站等,推动社会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形成更完善的关爱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工作机制。”罗艳子表示,对于困境未成年人,该项目还提供免费心理服务,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开展心理教育、形成立体教育。
据统计,项目实施以来,广宁县阳光志愿者协会共资助了135名困境学生,其中已有26人顺利毕业,走向工作岗位;为48名有行为偏差的未成年人提供服务,有39人在3个月内未发现有新的违法行为或被侵害现象,16人已改正自身的行为偏差,重新回归工作岗位或学校;为有心理困扰的未成年人提供心理服务866人次,介入人数为543人,深入干预人数为144人,其中83%服务对象的需求得到回应,已摆脱心理困境,重拾自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