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广宁县阳光志愿者协会关爱未成年人项目获市级优秀 多维度发力护航“少年的你”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夏紫怡

去年,经过网络初审、集中培训、现场复审等环节,广宁县阳光志愿者协会申报的《爱的希望——助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项目获得肇庆市志愿服务项目展示交流大赛优秀项目。据了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该协会通过经济援助、不定期探访、心理危机干预、普法宣传等系列举措,多维度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此前,住在广宁县南街街道的15岁小谭,正处于生活困境之中。其母亲因鼻咽癌离世,家中为此欠下债款;父亲身患腰椎盘突出症,在家务农,以耕田种菜维持生计。在没有政府补贴,生活困难之下,小谭萌生放弃学业,打工帮扶家庭的想法。

广宁县阳光志愿者协会得知小谭的困境后,启动项目帮扶流程,向当地村委和村民了解、核实情况。了解到小谭面临经济压力、母亲离世带来的心理创伤等多重困境后,该协会联动社工启动“助学帮扶+心理疏导+志愿者跟踪”服务。

最终小谭的心理创伤得到疗愈,并在助学金的帮助下得以继续学业。与此同时,他还成为阳光志愿者,帮助他人,传递爱心。

广宁县阳光志愿者协会工作人员罗艳子介绍,在广宁县开展助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志愿行动,采取多方联动模式,整合社会资源,为未成年人提供经济困难资助、心理辅导、法律意识增强服务,能有效促进困境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不局限于单一的经济帮扶,而是同步进行心理健康建设、生涯规划,以及维护未成年人的基本权益,帮助困境未成年人克服困难。同时,链接政府、企业、社会公益组织、社工站等,推动社会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形成更完善的关爱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工作机制。”罗艳子表示,对于困境未成年人,该项目还提供免费心理服务,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开展心理教育、形成立体教育。

据统计,项目实施以来,广宁县阳光志愿者协会共资助了135名困境学生,其中已有26人顺利毕业,走向工作岗位;为48名有行为偏差的未成年人提供服务,有39人在3个月内未发现有新的违法行为或被侵害现象,16人已改正自身的行为偏差,重新回归工作岗位或学校;为有心理困扰的未成年人提供心理服务866人次,介入人数为543人,深入干预人数为144人,其中83%服务对象的需求得到回应,已摆脱心理困境,重拾自信。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