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怀纪宣
发现问题是巡察工作的生命线,怀集县坚持问题导向,把精准发现、找准问题贯穿巡察工作始终,灵活运用“三诊”工作法,切实提升巡察质效。
集中“预诊”明方向
“我们主要通过搜舆情、听详情、看实情的方式做好巡察前的‘预诊’,为接下来的巡察工作指明方向。”怀集县委巡察机构主要负责人说,巡察前广泛、全面搜集被巡察单位信息,依托多种渠道,及时发布巡察公告,了解群众诉求,分析热点舆情,掌握社会层面的情况反映,对每轮巡察工作有预安排,既要胸中有丘壑,更要胸中有成竹。通过听取被巡察单位汇报、座谈了解被巡察部门单位管党治党责任落实、重要职能履行情况等,充分掌握上级评价和下级落实情况。主动走下去,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被巡单位、田间地头,多渠道多形式掌握第一手信息,全面客观对标找差距,为进一步发现问题把准脉。
分类“问诊”找问题
怀集县委巡察机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巡察组在开展巡察工作时,首先通过灵活开展访谈找问题。重点围绕问题矛盾谈过程、谈细节,通过结合工作深入谈、梳理问题针对谈、复杂问题多人谈、从话外之音论证谈、扩大范围延伸谈、把握时机击破谈、出其不意突击谈等方法,着重发现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和问题。接着分类查阅台账查问题。重点围绕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建设,着重发现被巡单位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等方面的不足。然后走进现场访问题。重点围绕群众诉求和初步了解的问题实地走访印证,及时摸清问题。通过及时受理信访、直面群众走访、带着问题寻访、直奔现场突访,着重发现加强基层治理、推进全系统工作、维护作风形象等方面的问题。结合“谈”“查”,在基层和一线由点及面探出病灶。
联合“会诊”挖线索
“近年来,我们不断总结巡察工作的得失,及时调整方式方法,让巡察有为善为提质效。其中通过财务账物同步审。二是重要情况及时商。三是突出问题专题研。”该县委巡察机构主要负责人透露。
据了解,该县委巡察组坚持深化“巡审结合”,除巡审同步外,还归纳总结近年审计报告中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找准财务管理的漏洞,循着资金线索找疑点,聚焦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挖细查问题线索。2023年,巡审结合发现各类问题316个、移交问题线索3条、推动立行立改问题18个。
“及时汇总梳理谈话、查阅、走访、审计内容,全面梳理疑点,总结工作经验,校准突破方向,压茬推进各节点。建立县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室联系县委各巡察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线索研判会,集中梳理分析问题,引入互辩式讨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线索成案率逐步提升,今年第一季度怀集县委巡察机构移交18条问题线索均已转立案。”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说。
据悉,该县委巡察机构还通过建立研讨制度,对重点问题“把脉问诊”,及时确定共性问题,“诊断”个性问题,报告关键问题,形成具有被巡察党组织特色、重点突出、问题鲜明的巡察报告。建立专题报告制度,把政治生态、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等普遍性、倾向性、典型性问题列入专题内容,提出意见建议和决策参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