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严嘉雯 何丽玲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近年来,怀集县大岗镇高度重视“新农人”培育工作,多措并举培育扎根农村、奉献农业、服务农民的“新农人”,全力以赴在“新农人”培育赛道上干在先、跑在前。
时近芒种,万物繁茂。在大岗镇谭珠村,绿油油的水稻整齐地立在田间,株株禾苗茁壮成长、长势喜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用农机替代人力服务,将农业‘耕、种、防、收’等生产环节集中起来,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缩短作业时间。”肇庆左起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意兴告诉记者,机械化作业不仅能实现大面积快速作业,还能确保农作物按时播种收获。
李意兴是一名返乡创业的90后“新农人”,原来在佛山从事汽车维修工作,收入较为稳定。每当回乡看到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土地撂荒现象越来越严重时,李意兴不禁大感惋惜。
2021年,李意兴决定返乡创业,与朋友一起创立肇庆左起农业机械有限公司,为农户提供机械化农业种植服务,通过提高耕种效率和农户种植意愿,让撂荒耕地“活起来”。
近年来,“新农人”李意兴带领他的团队,为60多户农户提供农业托管服务,单环节、多环节生产托管服务面积5000亩以上,带动周边20多户农户种植优质稻1000多亩,实现亩产值在原基础上增收300多元。
面对未来,李意兴充满信心,他表示,作为“新农人”,将不断提升团队素质,提高农业机械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依托大数据和‘互联网+农业’增效降耗,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越来越多“新农人”活跃在农村创新创业的大舞台上。在大岗镇,像李意兴一样的“新农人”,还有广东洪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婵。
“咕——咕——咕咕”,位于大岗镇镇南村的洪业乳鸽养殖基地里,鸽子的欢叫声此起彼伏。一排排鸽笼整齐摆放着,鸽子在笼内成对而栖、悠闲进食。
2018年,李婵积极响应返乡创业的政策号召,返乡发展乳鸽养殖。在大岗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注,以及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的支持下,李婵先后在大岗镇上石、镇南等村庄建设占地面积1100多亩的乳鸽养殖基地,实现乳鸽规模化养殖。
李婵的基地与分散农户签订合同,实行联农带农模式,为农户提供养殖场地、技术管理和成品回购服务,带动20多户农户养殖乳鸽,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我们公司主要养殖白鸽和提供家禽屠宰冷链配送服务,从养殖基地到禽类屠宰,再到生鲜肉品供应一体化,通过完整的产业链,持续带动农户、发展壮大团队。”李婵表示,下阶段,将发展新的生产方向,加工生产红烧乳鸽、酱油乳鸽、盐焗乳鸽、麻辣乳鸽等多种口味的产品。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才能源源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大岗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充分发挥凝聚人才、桥梁纽带和服务人才三大作用,通过开展强化乡村振兴人才培训、举办各类引才活动、推动人才与企业对接等措施,引导和鼓励更多“新农人”返乡创新创业,在技术帮扶、服务保障、优化结构等方面加足马力,为推动乡村基层治理、农村产业提速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大岗镇表示,下一步,将聚焦精细服务,树立“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构建“政府+企业+人才”服务模式,精准解决各类人才在生活、工作、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优化“新农人”创业环境,助推“新农人”向“兴农人”蝶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