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蒙莹莹 董俊豪 李文文 曾记花
走进怀集县蓝钟镇,沥青大道宽敞整洁,部分房屋外立面绘上了生动的“岳山造林大会战”场景、千年红锥古树王等,村道两旁长着青翠的树木,稻田与青山相互映衬……
作为50年前的“岳山造林大会战”发生地,蓝钟镇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当前,蓝钟镇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坚持多元发展思路,打好生态文明、康养度假、特色农业三张牌,擦亮名事、名山、名水、名树四张名片,不断深挖特色农文旅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成为集休闲农业、森林康养、温泉度假于一体的山水风光类文旅特色镇。
蓝钟镇“岳山造林大会战”场景、红锥古树王等特色墙绘跃然眼前。 通讯员 曾记花 摄
以“岳山造林”光荣传统添绿美
从蓝钟圩镇出发,沿着绵亘蜿蜒的山路进入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岳山保护站,一幅青山环绕、绿水悠悠的生态画卷在眼前徐徐铺开,目之所及是连绵起伏的浩瀚林海。保护区“合理砍伐永续利用绿化荒山青山常在”十六个大字格外显眼。当年的岳山林场已成为肇庆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和“绿色明珠”。
作为“岳山造林”光荣传统的发源地,蓝钟镇坚持以绿美岳山示范点建设、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林业高质量发展为切入点,发动全镇8个村(社区)干群植树近11000棵,全镇森林覆盖率达84.7%,比全省的平均线高出了30多个百分点。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蓝钟镇在2019年已经成功创建了省级森林小镇。
蓝钟大力传承弘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在建成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科普·研学基地基础上,打造古城村和岳山林场为载体的绿美岳山生态建设示范点、红锥王古树公园。
其中,位于岳山脚下古城村内的红锥古树公园,最大树龄的红锥树已有1300多年,粗壮的树干需要七八个成年人才能环抱,被称为“红锥树王”。周围还有20多棵有着百年以上树龄的红锥树,组成了难得一见的红锥古树群,千百年来,福荫着蓝钟镇古城村民生生不息。
“红锥古树见证了古城村的历史。我们不仅要为先辈守好古树,更要为后代守好这片林。”怀集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蔡始荣表示,要大力弘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统筹推进林草湿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全力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为筑牢粤港澳大湾区西部生态屏障作出怀集林业贡献。
以“绣花功夫”建设美丽圩镇
蓝钟镇以“岳山造林”场景、红锥古树王为主要元素,在江屋寨、教师村等绘制了9幅“岳山造林大会战”场景图、红锥古树王等特色优美的墙绘,进一步推动“岳山造林”光荣传统薪火传承,赋能“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建设有感有形有效。
入选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给蓝钟镇带来新机遇。蓝钟镇按照“1+4+7+9+N”的建设要求,抓好四项攻坚任务,加快推进圩镇“七个一”提升工程,以“绣花功夫”扮靓家园,串点成线、连线成片,一盘棋谋划布局美丽圩镇建设。
一方面,蓝钟镇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头号工程”之势加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建设,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突破口,集中资源力量持续深化“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绿美生态建设,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擦亮绿美蓝钟鲜明底色,推动建设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蓝钟镇活化利用清拆泥砖房、危破房过程中的闲置土地,因地制宜建设小而精、小而美的“四小园”以及开展科学植树绿化。
另一方面,蓝钟镇以“我为家乡种棵树”活动为契机,积极向广大群众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和乡村绿化知识,引导他们到“四旁”“五边”参与义务植树活动。截至目前,植树11000多棵,拆除泥砖房1661间,面积28771平方米,破旧“四小园”430个,创建“四小园”270个,进一步美化村容村貌,逐步构建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工作格局。
目前,圩镇客厅已完成升级改造,完善了各项展示功能,成为对外展示蓝钟镇特色和美丽圩镇建设成果的一个窗口;中心校校容校貌升级改造、卫生院修缮、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已全部完工。
以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聚动能
在蓝钟镇除了抬头见蓝天平视望树林,还能低头看产业。穿行在岳山脚下的古城村“十里水果长廊”,沙糖桔、沙田柚、贡柑等果树漫山遍野。
作为“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古城村抓住“百千万工程”发展契机,发挥“荒山变青山”的生态优势,发展水果和岳山茶种植。如今水果种植规模达4100多亩,岳山茶场基地面积达400亩。
与此同时,古城村抢抓与佛山紫南村结对共建的机遇,深度学习推广“紫南经验”,推动古城村在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组织建设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打造村村联动省级示范标杆。
古城村还通过实施林业品牌战略,精心培育打造古城林果、茶叶、竹笋、蜂蜜等特有品种品牌,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增收致富。如在肇庆高新区的帮扶下成功引进粤微公司,通过深入探索“村委会引导+大户示范+散户种植”种植模式,全力打造“岳山牌”灵芝种植基地。目前该基地已平整土地5亩,搭建厂棚1.5亩,种植岳山灵芝菌包约9000个,每年预计增加村集体收入3万至4万元。
这只是蓝钟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缩影。蓝钟镇党委副书记植中斌表示,该镇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围绕绿美生态建设、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以项目带动产业,以产业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产业发展上,蓝钟镇持续推进投资12亿元的岳山温泉,投资9亿元的光博农光互补发电,投资1亿元的森谷生态园旅游文化产业,以及农业休闲观光示范基地、麻竹笋种植基地、古城矿泉水、8个村委会联合养殖鹧鸪等项目。同时,做大做强岳山茶、黄庆笋、蜂蜜等特色产业,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植中斌表示,接下来,蓝钟镇将“岳山造林”光荣传统与产业发展深度捆绑,打造古城观岳街、太平入口至双兴温泉旅游特色街,推进森谷生态园项目等民宿产业发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