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永新
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是广大农民群众长期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关乎农民群众利益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目前,肇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总数为21634个,村集体资产总额从2017年的78.49亿元,提升到2022年的142.31亿元,增加63.82亿元,增长81.3%。
怀集县幸福街道幸福社区,由于“三资”管理得好,这一幢集体资产,由原来年租5万元,拍出了年租14.75万元,溢价率达195%。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永新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在“三资”管理方面,部分村(居)做得较好,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让群众受益,促进干群之间的和谐。但部分村干部仍对“三资”缺乏认识,村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解决。
盘活“三资”提升经济效益
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原处于怀集县城边缘的幸福社区逐渐融入闹市,社区的资产、资源成了商人眼中的香饽饽。如何让它们发挥出最大的效益,造福于民,成为2021年怀集县幸福街道幸福社区班子思量的大事。
幸福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邓理告诉记者,社区有多处资产和资源,但还没有让它们发挥出更大的商业价值,如社区有一幢建筑面积达900多平方米的四层楼房,处在繁华地段,由于知晓率不高,参与竞拍者不多,以往每年租金只拍出四五万元,“我们认为还有提升的空间。”
正好,去年怀集县启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效能提升行动,完善村集体“三资”网上交易平台。“简单来说,就是将村集体的资产、资源放到网上竞拍、出租,让更多商家参与,发挥更大的商业价值。”怀集县农业农村局改革经济股股长莫伦碧说。
今年3月,幸福社区将满租期的四层楼物业放到“三资”平台竞拍,起拍价5万元。吸引了十多位竞投者,经过95轮的电子竞拍,最终以14.75万元/年的租金成交,溢价率达195%。“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邓理高兴地说。
尝到了甜头,幸福社区如法炮制,又将村里租期满的两层文化楼放上“三资”平台竞拍,分别拍出了2.9万元/年、1.4万元/年,而此前该物业的租金合计仅2万元/年。
在居民看来,物业拍出高价,不仅增加社区集体收入、利于社区建设发展,竞拍操作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使人信服。
对社区干部而言,在阳光下管好“三资”,没有阴暗的角落,减少被居民猜测、怀疑。社区干部聂育钢介绍,如今借助平台实施资产管理,增加了群众的信任,促进了干群和谐,让他们更能专注于社区事业发展。
去年,该社区集体收入为10多万元,而今年截至四月底,收入已达到24万元。邓理表示,对于资金管理,社区坚持实行“四议两公开”,每一分钱的支出,都接受监督。同时,利用资金改善村容村貌,增加居民福利。
截至今年5月,怀集县对农村集体的资产、资源等全流程电子交易有126宗,涉及耕地、林地、鱼塘、商铺出租等,累计总标的约1.10亿元,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增值显著。
部分镇村“三资”管理待完善
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我市部分乡镇及村干部对“三资”管理仍缺乏充分认识,对资产管理存在缺失。
记者在怀集县部分乡村采访中发现,一些村干部认为,只有能产生经济效益的物业才属于“三资”范畴,因此存在忽略管理现象。“村里流转的土地原来是资源?”“扶贫单位为村里捐建的光伏也属于资产?”在怀集县某村,对于记者的提问,个别村干部仍一头雾水。
另一个村,记者向受访村民提到,关于村集体的资金收入和支配情况时,他们很多并不知情,虽然每年年底有清产核资公示,每月有财务报表公示,但是很多村民并不关心。甚至村集体有没有资产、资源,或具体有哪些资产和资源,受访村民也表示“村干部不说,我们也不清楚”。
督促各地落实“三资”清查
肇庆市农业农村局发展改革经济科科长吴松向记者介绍,我市一直重视对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并创新管理方式,不断提升管理效能,取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
吴松提到,部分县(市、区)对“三资”管理工作不重视,对乡镇、村的工作缺乏深入指导和监督,有的乡镇领导存在怕麻烦、应付了事的倾向,“镇里不重视、不监督,村里不知道,不执行,工作就很难开展。部分乡镇(街道)及村集体仅简单复制上级文件内容,没有根据地方实际进行细化优化。”
吴松说,接下来,我市将继续指导督促各地严格按规定步骤做好对“三资”的清查核实,查漏补缺、补录登记,建立好台账;督促指导各地全面推进试点工作,协调解决在改革中遇到的问题、难题,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循序渐进铺开。同时持续加强宣传报道,唱响肇庆“三资”管理特色经验做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