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严炯明 通讯员 史茹兰
3月以来,每逢周四晚上,位于星湖西路的星湖艺术馆粤文坊培训室里都会聚集一众青年。“每次,他们都会准时来跟我学习播音主持。”指导老师谢诗说,粤文坊的开办,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学习、活动的场所,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更好的文化服务。
孩子在星湖艺术馆粤文坊参加茶艺体验课程。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春林 摄
公共文化新空间的建设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显著标志。市文化馆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思路,因地制宜推动公共文化新空间建设,将公共文化资源下沉到社区。
2022年,肇庆首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粤文坊在敏捷广场揭牌。次年,星湖艺术馆粤文坊也在星湖之畔落户。两处粤文坊都位于市区交通便捷、人流密集、公共文化需求较大的地点,市民群众日常公共文化需求较大。
作为向公众开放的公共文化新空间,粤文坊积极向市民普及群众艺术。为此,市文化馆开发了粤文坊活动报名平台肇文坊。该平台的投入使得活动的影响面更广,活动的宣传效力也极大增强。
自开班以来,粤文坊已开设播音主持、少儿形体、茶艺等艺术公益培训,并邀请了市文化馆公益教师授课,让社区居民免费享受专业的教学课程。
“我不仅参加了培训班,还参加了亲子体验活动,有空也过来看展览,这里的文化服务形式非常多样。”说起星湖艺术馆粤文坊,住在附近的罗女士频频点赞。
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差异,两个粤文坊在服务公众定位上也有所不同。敏捷广场粤文坊位于繁华的都市商圈,人流量比较大,主要开展文艺演出,如去年开展了少儿流行歌手大赛以及主题性文艺演出。
星湖艺术馆粤文坊结合肇庆的旅游特色,在星湖边开展一些比较静态的、沉浸式的体验活动,比如去年开展了押花体验、古法造纸等非遗亲子体验活动。“一动一静的场地特色,充分体现了‘一坊一主题、一坊一特色’的新型空间形态。”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星湖艺术馆粤文坊还注重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开展具有肇庆特色的端砚作品展、端砚文化公益课堂,举办石湾陶艺精品展、新春书画作品展、水彩连环画作品展等,致力于将该坊建设成具有肇庆特色的公共文化新空间IP和品牌。
记者从市文化馆了解到,我市粤文坊已举办50余场各式文化活动,累计服务近三万人次,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充电的文艺栖息地。“粤文坊突破了传统的文化壁垒,以动感、多元的活动形式,成功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文化客厅’,构筑城乡文化微地标。”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讲道。
为了提高粤文坊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市文化馆以粤文坊形象为基础,结合场馆实际进行了整体包装,既突出粤文坊的亲民特点,又彰显了共建场馆的特色。同时还设计了粤文坊衍生围裙,和一批粤文坊的文创产品,作为文化的延伸品,将粤文坊的理念深入群众,惠及群众,从而增强知名度和影响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