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永新
4月中下旬,我市多地受强降雨天气影响,导致部分农业受灾。汛情就是命令,市委市政府迅速动员组织抢险救灾。全市保险机构积极发挥“保防救赔”一体化服务功能,将种养户的损失减至最低。种养户也积极开展灾后自救。日前,记者走访了其中几位受灾户,看他们灾后复产情况。
种植大户邓意成:抢种200亩被淹秧苗
4月19日,连日暴雨,高要区南岸街道新江一村种植大户邓意成才插下不久的数百亩秧苗遭浸泡。
高要区南岸街道新江一村种植户邓意成灾后复产及时,如今秧苗长势旺盛。 受访者供图
“我心想完了,前期所投眼看就要泡了汤。”望着眼前汪洋一样的水田,邓意成心情沉重。
此时,当地农业部门及村干部纷纷赶到田间指导救灾。村里排洪用的抽水泵马力全开,全力以赴排积水。由于暴雨不停,排水的速度赶不上降雨的速度,最后还是有部分水稻受灾。
“我马上将情况向保险公司报告。”邓意成告诉记者,今年2月,他为自己的水稻买了保险,并享受了政策优惠,每亩40元,其中政府补贴八成,自己只出两成。
承保的人保财险肇庆市分公司接到申请后,迅速派人赶来勘查,经过核实,为邓意成受灾的水稻提供了赔付,从定损到支付,仅用了12个小时。
拿到理赔款后,邓意成再筹了一些钱,马不停蹄地开展灾后复产。“关键是秧苗难找,因为重新育种已经来不及,只能到处去问同行,有无剩余的秧苗,通过托人购买,最后还是凑够了秧苗。”邓意成说,一台打田机、三台插秧机同时开工,用了约4天时间,及时将200亩水田抢种了秧苗。记者看到,田野里绿油油一片,秧苗长势喜人,预示一个好年景。
生猪养殖户钱先生:猪圈被埋各界助力复产
5月16日,怀集县某生猪养殖场的秦经理,正忙着指导农户钱先生填写申报重建猪舍的材料。在获得批复后,公司以最快的速度协助建设猪舍,暂时转移其他地方的数百只肉猪,将重新“请”回到新猪舍。
4月21日深夜,倾盆大雨,随着轰隆一声,同时传来了群猪的惨叫声,钱先生位于山脚的养猪场遭遇了山泥倾泻,其中一座猪舍被掩埋。
钱先生连夜组织人员挖掘,救出活猪,但还是有119头死亡。报案后,承保的中华财险肇庆中心支公司迅速派出农险专员赶来查勘。核定损失后,不到一天时间就完成理赔额14.28万元。
秦经理的公司实行的是“公司+农户”的养殖方式,钱先生是其中一个农户。灾情发生后,公司鼓励受灾农户及时灾后复产,重建猪舍、补充猪苗等。对于有经济困难的农户,公司在种苗、饲料等方面予以协助解决。
此次灾情钱先生损失严重,公司决定给予资金等方面的帮助,加快建设新的猪舍,争取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目前,各项复产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花卉苗木场负责人张铭:保险理赔当天勘查次日到账
“我们仅用一周时间,就恢复了正常生产。”5月15日,德庆县莫村镇大农茶花种植场负责人张铭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张铭种植的花卉苗木过千亩,4月中下旬的连日大雨,将其中的90亩浸泡,所种苗木出现倒伏、死亡等情况,累计损失近30万元。
承保的太保产险肇庆中心支公司接到报案后,迅速派技术人员前来查勘和核定,确定理赔金额为254540元。在收齐资料后,次日就完成了支付。
有了赔款加持,张铭马上组织员工自救。一方面对花卉苗木场内外的渠道进行清淤排水,减少苗木浸泡;一方面请来勾机、挖土机等机械,清走塌方的山泥,修复坍塌的道路,方便运输救援物资。
同时,抓紧清理被山泥掩埋的苗木。“通过及时清洗、救养、剪枝,并尽快补充新苗,正在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将损失的部分弥补回来。”张铭说道。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