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监测水情提供一线精准数据 防汛抗洪中的“水文尖兵”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丽娟 通讯员 黎芷玲

4月下旬以来,我市持续强降雨,水文人闻“雨”而动,每天忙于监测水情,第一时间将水情信息反馈给应急管理部门,及时发布防汛抗洪通告,最大程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活跃在防汛信息最前端,他们怎样获取精准、高效的数据,帮助抗洪防灾?近日,记者跟随水文人,了解他们一天的工作。

水文防汛人员正在监测水情数据。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摄

水文防汛人员正在监测水情数据。 记者 杨丽娟 摄

上午八点半,天空下着小雨。肇庆水文分局高要水文站的水文工作者踏上作业船舶,开始一天的水文监测工作。

站长梁中平看着天色说:“今日乌云较多,降雨量有所增加,加之上游的水已流经端州,要尽快测出流量、流速和泥沙含量,为下游做好防汛抗洪争取更多时间。”梁中平布置工作后,和组员白伟雄、陈伙新、谢荣基忙碌起来。当天,他们要对监测区域内的10条垂线进行测流和7条垂线取沙样。

一边是ADCP多普勒流速测算仪在自动实时测速,在电脑端记录数据变化轨迹,一边是梁中平用传统方法进行人工测速。他认真地聆听手中秒表的响铃,并记录次数,用公式换算测出流速。“两套系统互相校核,让数据更精准。”梁中平说,这些数据将被传输到肇庆水文分局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结合气象信息、水雨情信息综合分析,做出精准的防汛抗洪预测。

白伟雄和陈伙新正搭配着取沙样。一人操作微型电控卷扬机,将轨道绳钩精准落到需取样的水下高程,一人将取沙器放好,并将取到的水样倒入桶内。“每一个取水点要在4个不同水平面取样。”白伟雄说,采到的水样拿回水文站后要静置沉淀,再将沉淀出的泥沙烘干、称重,计算出水中含沙量的情况。

谢荣基则将船舶精准停入监测点,随时观察周遭环境,确保船只安全。在防汛测验断面上下游100米内,一辆采砂船违规停泊。他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梁中平。梁中平用传呼机呼叫违停船舶驶离测验断面。梁中平说:“防汛测验断面上下游100米内,严禁下锚停泊船只,以免影响监测数据和测验安全。”

在监控过程中,不时下起大雨,他们冒雨作业,丝毫不敢懈怠。“明显感觉到洪水流速在加快。”水面上不断有漂浮物快速流动,梁中平看着电脑上的监测数据说,“已经达到每秒2万立方米的流量了,这几天上游的广西还有降雨,估计水位还会再涨。”

在采访过程中,“水文四侠”从未停下休息,看到有漂浮物缠着轨道绳时就上前清理,及时清走锚绳上的垃圾,不时走到机房查看机器,确保机器正常运作。

梁中平在水文一线工作了37年。他说,每年汛期,周末和工作日,白天和黑夜对防汛工作人员来说没有区别,因为雨随时会来。下雨天,大家都是往家里赶,而他们都是出门往外走。

“通过自己的工作,提前将预测及预警信息提供给可能发生灾情的地区,减少财产损失,确保没有人员伤亡,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梁中平说,每一次防汛抗洪的关键时刻,水文人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是防汛的“耳目”和防灾减灾决策的参谋。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