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自带助力功能,骑行更加快捷 端州共享单车进入“氢”时代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氢能已被列为未来中国国家能源体系的组成部分。今年2月,端州区宋城骑楼街提供氢能共享单车供市民体验。4月27日,经过两个多月准备,氢兰(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在端州城区放置一批氢能共享单车进行测试骑行。这种用氢提供动力的新型自行车成为肇庆市民环保出行新选择。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严炯明 通讯员 赵丽颖

氢能已被列为未来中国国家能源体系的组成部分。今年2月,端州区宋城骑楼街提供氢能共享单车供市民体验。4月27日,经过两个多月准备,氢兰(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在端州城区放置一批氢能共享单车进行测试骑行。这种用氢提供动力的新型自行车成为肇庆市民环保出行新选择。

市民扫码体验氢能共享单车。 西江日报记者 严炯明 摄

市民扫码体验氢能共享单车。 记者 严炯明 摄

“氢”装上阵市民出行新选择

4月27日上午,氢兰科技将60辆氢能共享单车放置在益华广场周边供市民使用。记者现场看到,氢能共享单车车型为S100-B款,车体呈绿色,在外形上与普通共享单车的区别是车架中设置了一个储氢器,另有一个小型氢燃料电池系统安装在单车坐垫下方。

该款氢能源自行车全车重约26公斤,最高时速20公里,一个满瓶的储氢器能够助力车辆骑行40至60公里。车辆具有GPS及北斗双定位、语音提示、蓝牙通信租车等功能,需要在指定停车位还车。

如何使用氢能共享单车,骑行费用多少?这是不少市民关心的问题。据了解,现阶段,市民使用支付宝扫码租用车辆,通过芝麻信用分、滴滴信用分可免收押金,前15分钟骑行费用2元,其后每10分钟收取1元,每天封顶收费为20元。

氢兰科技副总经理曹哲源表示,此次测试体验主要考虑到“五一”假期大批游客前来游玩,出行需求增多。为此,公司会在大型商圈、景区提供一批车辆方便市民游客出行。

目前,氢兰科技与相关部门沟通协商后,初步设定1200个氢能车站点方便市民取还车,规划运营区覆盖端州区核心区域。后期运营方根据热力图和骑行需求再进行调整或增加运营范围。

骑行平稳新技术保安全

记者在现场进行了体验。扫码后程序显示车辆氢能充足,可助力约22公里。起步后使劲蹬几脚,车辆行驶变得“轻盈”起来。这得益于“氢动力”模块内有驱动机助力装置,通过将氢能转换成电能,传递给电机做功,让单车骑行变得异常轻松。

氢能共享单车具有其他共享单车所缺少的避震装置,在比较崎岖路段,整体骑行较为平稳舒适。骑行结束时,记者把车推进停车点,点击APP“结束行程”即可还车。

使用氢能共享单车安全吗?记者了解到,氢能自行车采用的是低压固态储氢技术,从储氢方式来讲比纯气态的储氢瓶安全性更高。这种新型的低压固态储氢技术,在常温下的压力只有一个兆帕,需要释放的时候可以慢慢释放出来。“每辆单车储存氢气量为20克,量较少,使用起来非常安全。”曹哲源说。

同时,氢能共享单车配备刹车灯、车灯夜间自启、实名注册、禁止儿童骑行提示等功能。氢兰科技通过意外险、第三方责任险以及平台主动安全保障等多重保险机制,保证交通事故发生后有责可追,有险可赔。

此外,氢兰科技还通过后台对每一辆氢能共享单车储氢量进行监测。如需要换氢,会派出工作人员前往现场处理。“储氢器需要工作人员扫码方能打开,市民是无法打开的。”相关工作人员透露。

收集测试数据提升使用体验

去年,端州城区共计投放了1万辆共享单车,目前肇庆共享单车日均骑行在一万到两万次。氢能共享单车如何打入这一市场,对氢兰科技来说是一个挑战。

此次测试体验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对氢兰科技显得尤为重要。曹哲源希望广大市民游客能踊跃使用氢能共享单车出行,对骑行费用、优惠套餐、还车点、投放点等多提宝贵意见。他说:“我们会根据这些意见调整后续在端州区的运营策略。”

现场,氢能共享单车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并提前尝鲜。市民梁先生扫码打开一辆氢能共享单车准备骑回家。“我觉得这挺新鲜的,多一家企业进驻多一个选择,也促进共享单车企业间竞争。”他说,“我希望这款单车的骑行价格能便宜一点。”

在国内,氢能自行车产业尚处起步阶段,存在车辆单价高,城市储氢站不足等痛点。曹哲源认为,目前国内氢能产业已进入发展快车道,氢能自行车作为一种新技术和新应用,未来将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