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松连
孤独症的治疗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星星家庭”肩负着长期繁重的照护任务。为缓解这些家长的压力,为他们提供疗愈和解压的空间,今年4月以来,市、县两级妇联依托基层活动阵地,在全市建立10个“星星家庭喘息驿站”,为“星星家庭”家长们赋能。
摊开环保袋,在志愿者的指导下,裁剪适合大小的彩色纸巾,再涂上专用胶水,然后用海绵棒将彩色纸巾压紧……近日,记者在端州区星湖社区“星星家庭喘息驿站”看到,十几位孤独症儿童的家长正在聚在一起做环保手工包,期间一起聊聊各自孩子的近况,场景温馨和谐。
“感谢星湖社区的‘喘息驿站’!虽然开站的时间不长,但我已经带着孩子过来参加了几场活动,心情放松了很多。”近日,“星儿”小尧的母亲钟桂英告诉记者。据了解,小尧今年19岁,情绪经常不稳定,异常行为特别多,会大喊大叫,还会突然抓人。钟桂英坦言,每天照看小尧的压力很大。
“‘喘息驿站’给了我们这些特殊儿童的家长一个可以放松和减压的空间。在驿站里,家长们可以一起做手工、聊天,孩子们也能一起参与亲子活动。大家不但缓解了精神压力,还能增进彼此的沟通。”钟桂英赞许说。
梁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今年已经20岁,是大龄孤独症患儿,情绪不稳定,平时照看孩子很费心神,全年都无法休息。“‘喘息驿站’是一个增加孤独症儿童家庭交流、互助的平台。它的开设对孤独症家庭和社会都有较大帮助。在这里,家长的心情能得到放松,回到家照看孩子心情会好点,让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顾。”
市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部长翁甘玲介绍,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市妇联了解到孤独症儿童需要家长全天候的陪伴和监护,家长们由于长期照料孩子,心理和身体都承受着很大压力。市妇联决定依托基层活动阵地,牵头组织建立“喘息驿站”,让更多孤独症儿童家长感受到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关爱与支持,让他们在照看孩子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暂时的休息和调整,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未来生活。
“‘喘息驿站’可以为有孤独症儿童的家庭提供临时性的孩子照护服务,孤独症儿童家长也可以在驿站相互交流经验、分享心得,共同解决在照顾孩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此外,驿站还会定期举办各类疗愈活动,帮助家长们调整心态,释放压力。”翁甘玲说。
此外,为更好地发挥“喘息驿站”的功能作用,市妇联、市卫健局、市残联还专门成立了两支来自8家医院、16名富有经验的医生组成的儿童孤独症康复专家队伍和心理治疗师队伍,为孤独症儿童家庭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记者了解到,“喘息驿站”除了定期组织志愿者为孤独症家庭提供临时照护服务,还为家长提供康复知识培训和心理辅导服务,并举办音乐疗愈、手工制作等团康活动,点亮孤独症儿童家庭的星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