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方世玉题字石刻藏山间,庆云寺屋顶无落叶奇观,西江边有个庆云寺“接待处” 鼎湖山那些鲜为人知的小众景点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永新

近期,鼎湖山景区火出圈,游客最多时一天达数万人次,网友调侃泼天富贵终于轮到了鼎湖山。这些游客大多来自市外,有的甚至不远千里赶来,大部分人目标明确,直奔宝鼎园的大鼎。对于普通游客而言,游鼎湖山就是走马观花宝鼎园、庆云寺、飞水潭三大景点。可鼎湖山还有很多值得看的小景点,别说远道而来的游客,就算经常登山的本地客也容易忽略。4月16日,记者跟随鼎湖山景区管理处办公室主任黎成康,探访鼎湖山那些鲜为人知的小景点,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500米上山路藏5景点

检票进景区大门,大部分游客乘车直奔宝鼎园。“乘车上山的道路是新开发的,沿途没有什么景点。而选择古径上山,你会观赏到更多景点。”黎成康对记者说。

从寒翠桥一路而上,沿途泉水叮咚,鸟语花香。过了寒翠桥约两百米处,即到了半山亭。坐在这里仰望前方,群峰起伏,层林叠翠,让人心旷神怡。“这是鼎湖山十景之一的‘小歇群峰’。”黎成康说,由于很多游客选择绕山而下,很少留意这一处美景。

相隔半山亭不远就是唐朝时期日本僧人荣睿的碑亭。“很多人以为荣睿死在鼎湖山,并埋在这里。其实他病故于羚羊峡的龙兴寺,当时埋在哪并不清楚。这座碑亭是为了纪念他在中日文化交流中做出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后建成的。”黎成康介绍。

行至半山,有一座不起眼的小亭,名为“忠烈亭”。黎成康提到,这座亭是1941年国民党为纪念159师因抗日阵亡将士而建。这些阵亡军人大多来自广东和广西,部分烈属因找寻不到,抚恤金无法交到亲人手上,便用来建了这个亭子作纪念,旁边的岩石上刻着他们的抗战事迹。

距离忠烈亭约二十米的路段,有石刻分别为“曲径”“通”“幽处”几个大字,串连起来就是“曲径通幽处”。在石刻“幽处”题名为“铁城方世杰题”。“据查方世杰就是方世玉。”黎成康说,方世玉是鼎湖山脚下的方家村人,广东十虎之一,反清复明义士。铁城是古佛山的别称,方世玉曾在佛山一带活动,当年为逃避清廷追杀,用化名题下此字。其死后也葬在鼎湖山。由于石刻朝着下山方向,被很多从山上下来的游客忽略。

再往上则是补山亭,穿过亭子就是庆云寺。记者发现,进入亭子的第一个门洞是方形设计,有棱有角,而出亭的第二个门洞为半圆状设计。据称,人们前往庆云寺解心结祈福愿时,心里都有些杂念或烦恼;而完成祈福回程后,心里释然,所愿圆满,因此下山的这个门洞设计成了圆拱形,寓意十分有趣。

亭边有著名的姻缘树,是两棵自然生长拥抱在一起的树,树身缠着很多红丝带,寄托着青年男女们的美好愿望。

在这直线距离约500米的山路,很多游客都是匆匆而过,并没有留意这些景点。即使有游客见到,很多也不清楚当中的典故。

庆云寺里宝贝多

进入庆云寺范围,有一方水池,碧水清波,水池上空开阔明朗。“这就是鼎湖山十景之一的方池月印。”黎成康告诉记者,在月明之夜,水池就像一面镜子,映照上空明月,清澄冷静,很有意境。但知道此景的游客并不多。

在庆云寺周边,有很多为保护森林竖立的古碑,其中一块为清光绪十九年所立,名为《清政府禁伐树木碑》。当年,端州下黄岗一梁姓村民,认为飞水潭处的林木是梁家自植,进而强行砍伐,并与庆云寺僧人互相控告。

官司打到肇庆府衙,经查明后,官府还林于庆云寺,并立下此碑,禁伐鼎湖山范围内的树木。正因为有历代政府的保护,鼎湖山的原始生态才保持得这么好,如今仅在景区游览范围内,有记录的百年以上树龄的名木古树就有60多株。

寺门前还有两株粗壮的菩提树,为新中国后,斯里兰卡国家领导人所赠送的树苗所植,它见证了两国人民的友谊和风雨同舟。

庆云寺有一个现象令人称奇。尽管寺庙周围大树参天,落叶遍地,但寺庙的屋顶却很干净,见不到一片落叶。记者不信,启动无人机巡视一番,的确如此。“我们也说不出是什么原因,或许这就是庆云寺的福相吧。”黎成康笑笑说。

据了解,庆云寺有不少镇寺之宝,分别是舍利子、白茶花树和千人锅。你去庆云寺的时候注意到了吗?

庆云寺有座附属寺院憩庵

很多人都不知道,庆云寺还有一个附属寺院——鼎湖下院,也称憩庵,它并不在鼎湖山上,而是位于鼎湖区坑口街道办事处罗隐社区,距离庆云寺约5公里,与西江近在咫尺。“孙中山当年就是从憩庵上岸进入鼎湖山。”黎成康说。

憩庵占地达3300多平方米,建筑坐东北向西南,有钟楼、鼓楼、客堂等。“民国之前,周围没有陆路,进入庆云寺只能借西江水路,这里是庆云寺专门迎送从水路到鼎湖山礼佛进香的善男信女,同时也是鼎湖山36招提(小寺庙)之一。”黎成康说,当时,人们在此憩息片刻后登鼎湖山,故名憩庵。后来随着陆路开通,交通发达,这里就慢慢被人们遗忘。

庵后的一座码头,当年供游客乘船上落。这里还立着一座石碑,刻有“孙中山上岸处”等字样。黎成康介绍,据历史记载,孙中山有三次经过并停留肇庆,分别在1921年、1922年和1923年夏天。第三次,孙中山由憩庵上岸,小歇之后步行到庆云寺,并在僧舍住了两个晚上。当时他还在飞水潭畅泳,现飞水潭崖壁上留有“孙中山游泳处”石刻。

值得一提的是,憩庵今处的罗隐社区,“罗隐”并非地名,而是当地一个人名。古时候,这名叫罗隐的村民乐善好施,还和白云寺、庆云寺的僧侣交往甚密,有着“济公”式的美名。后人为了纪念他,将他经常在西江边钓鱼的地方叫罗隐涌,后来名称延伸至罗隐村,即现在的罗隐社区。“鼎湖山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很丰富,欢迎全国各地游客前来鼎湖山游览和探索。”黎成康如是说。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