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市民节约粮食有“奇招” 一口会省粮的“锅”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永新

在端州区城西街道百花园居民梁小兰的家里,有一口会省粮的“锅”。“这口锅并不是具体指某一个锅,而是我妈妈的煮饭‘奇招’:下米的量拿捏得很准,管我们吃饱,但又不会浪费。”梁小兰的小女儿对记者说道。

梁小兰出于上世纪70年代,小时候在云浮市郁南县一个小山村里长大,经常跟着父母到田间劳作,看到种出来的每一粒粮都饱含劳动人民的汗水,因此在生活中倍加珍惜粮食。即使到城里成家立业,她依然勤俭节约,不浪费一米一粟,其中就体现在电饭锅里。

“家里每人吃多少米饭,我心里已有数。”每次下米前,梁小兰都会结合当天菜式,如果菜肴丰富,估计家人胃口好,下米量就增加,反之就略减,保证大家吃饱、吃好。“每次吃完,锅里极少剩余。”这让她的子女赞叹佩服。

到超市买新米,梁小兰只会买几斤,回来给家人品尝后再根据家人的喜好决定是否再购买。“我们不会长期吃同一款米,会根据季节换新米,改善口味。”她说,不仅是米,在肉菜方面也把握好分量。梁小兰还善于学习厨艺,做出美味菜肴,让家人自觉光盘,杜绝浪费。

在梁小兰子女的眼中,电饭煲里的剩饭,哪怕只有一两口,都很少见到母亲倒掉,全部颗粒归碗,最后全都吃到肚子里。在梁小兰的影响下,其子女也养成了珍惜粮食的好习惯,包括外出吃饭或和朋友聚餐时适量点单,有剩余饭菜都会打包带回家。

家里来客人,梁小兰会根据客人喜好做好宴席,无论是菜或饭少有剩余。味道好,不浪费,正因如此,亲戚朋友一起聚餐时,买菜点菜都习惯由梁小兰张罗,身体力行珍惜粮食。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