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鼎湖山“问鼎祈福”爆火,记者探寻九龙宝鼎安家故事 十六吨宝鼎浇铸仅用九分钟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永新

近段时间,鼎湖山景区人气火爆,仅清明假期3天就接待游客近5万人次,同比增788%。这些游客大部分都奔着景区宝鼎园的肇庆九龙宝鼎而去,往大鼎投掷许愿球祈福许愿,成为了他们游玩鼎湖山的“标配”。

这个新晋“顶流”曾创了两项世界之最,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在宝鼎的设计、铸造、运输、安装中有哪些趣事?近日,记者采访了当年九龙宝鼎安家鼎湖山的参与者之一、如今在肇庆星湖牌坊广场管理中心任职的苏桂峰。

正在安装中的九龙宝鼎。资料图片

正在安装中的九龙宝鼎。资料图片

苏桂峰提到,1999年,为了适应新的旅游发展形势,我市决定在鼎湖山景区建立宝鼎园,以集中展示中国鼎文化的丰富内涵,用九龙宝鼎开创一个新的旅游景点,进一步提高鼎湖山以及肇庆在全国和国际上的知名度,促进肇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确定方案后,工程便交由当时的中国著名青铜器学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的马承源教授主持,参照中国古代青铜大克鼎的形制和纹饰进行设计,由中国铸造协会艺术铸造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谭德睿教授监铸。

据了解,九龙宝鼎由江西省南昌市裕丰金属工艺品厂承造,鼎体用失蜡法一次铸成。宝鼎的铸造选用了美国用于室外大型雕塑的标准合金C90300锡青铜,加入改善合金性能的锌,既能增加锡青铜的强度,又可耐空气腐蚀,适合鼎湖山湿热多雨的气候。铸造团队还采用了先进的去除铜绿工艺,使宝鼎增添光亮。这是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品,也是我国铸鼎历史上的创新。

2000年8月28日中午12时,工厂开始铸鼎,4个小时内熔化了16吨铜锭,而浇铸仅用了9分钟,花了3天时间冷却。5天后,工人拆除了加固的钢筋网和石膏,大鼎铸成。鼎身和鼎足共铸有9条金龙,腾云驾雾,栩栩如生,气势恢宏。

宝鼎高688厘米,其中鼎足高180厘米,鼎口直径558厘米,鼎口周长1750厘米,重达16吨。论高度和重量,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铜鼎,荣获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证书。

苏桂峰回忆,2000年10月9日清晨,九龙宝鼎装上大货车启程起运,江西、广东两省都派出交警沿途护送。沿途经过南昌、丰城、樟树、南雄、韶关、三水等地,全程1400多公里。由于宝鼎庞大,途中拆除了3个公路收费站的房顶才能运送通过。

当年10月13日下午,宝鼎运抵鼎湖山脚下。次日上午9时,宝鼎运上宝鼎园。“期间还发生了一些有趣现象。”苏桂峰说,当时下着小雨,大雾笼罩,当宝鼎从车上“翻身”下来的一瞬,雨停雾散,上空呈现一片蓝天,还洒下几缕阳光。现场有人说,这是风调雨顺、鼎盛时代到来的好兆头。

宝鼎园占地面积达1.3万平方米,除了九龙宝鼎,还有兽面纹方鼎、大禾方鼎、龙纹鼎、秦公鼎、四联鼎、世纪宝鼎、香港回归鼎、澳门回归鼎,共9鼎,寓意一言九鼎。市民游客可前往游览,体会我国悠长的鼎文化。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