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高要区蚬岗镇蚬一村干群共建和美乡村,村庄“颜值”“气质”双提升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丽娟 特约记者 刘潜 通讯员 邓达荣 区若琳

在“百千万工程”东风的吹拂下,群众自发组建人居环境整治攻坚队,以“我的家乡我建设”主人翁精神,投工投劳、捐资出力,乡村面貌随之大变样,变得更美丽宜居。这是发生在高要区蚬岗镇蚬一村的真实场景。

走进蚬一村,映入眼帘的是醒目的村标和整洁的彩虹道路,房屋外墙经过美化后风格协调统一,清新自然。村庄古韵与文明乡风相得益彰,更凸显出浓郁的乡村风情。

高要区蚬岗镇蚬一村的村民投工投劳,合力建设美丽家园。西江日报通讯员 区若琳 摄

高要区蚬岗镇蚬一村的村民投工投劳,合力建设美丽家园。西江日报通讯员 区若琳 摄

在这轮乡村环境改造中,随处可见村民积极参与的身影。大家为乡村振兴献计出力,助力家乡建设的热潮如春潮般涌动,文明新风浸润乡村每一个角落,整个村庄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希望。

“蚬一村活力蓬勃,在于激发起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主人翁意识,深入发掘蕴藏在群众中强大的内生动力。”蚬一村委会副主任李绍河告诉记者,在农房风貌示范村建设过程中,蚬一村积极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组建一支人居环境整治攻坚队,帮助村里开展清杂、搅拌建筑物料等工作,各项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村子颜值不断提升,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游玩。同时,吸纳村民合理建议,如将操作简单的升降式机械应用于村庄外墙粉刷作业,提升了施工效率,也确保了工程安全和质量。

彩虹路的一侧,村民们正齐心协力,精心打造一个小花坛。“当得知村里需要人力建设,我毫不犹豫带领大家前来助力。”村民叶先生一边忙活手中的活儿,一边与记者分享村庄的点滴变化,细数着村里新修的道路和美丽风景,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

在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中,蚬一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党员们以身作则,带领村民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与“三清三拆”行动,使村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同时,该村整合企业家、乡贤、致富带头人、养殖户、村干部、志愿者等资源力量,共同助力“和美乡村”建设和绿美生态建设等工作,实现由政府单一主导的“独角戏”向多方参与、协同合作的“大合唱”转变。

“大家通过亲身参与,看到村子变得越来越好,切实感受到‘我的家乡我来建’带来的自豪感和参与感。我们要继续鼓励村民把心系家乡的热情转化成参与建设和美村庄的实际行动中去,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宜居。”李绍河说道。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