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永新
最近,国家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预制菜范围,提出推进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鼓励预制菜企业联合科研单位开展气调保鲜、精准保鲜与品质调控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着力解决风味衰减难题。对此,业内有何看法?近日,记者采访了部分预制菜生产企业、餐饮商家。
“《通知》来得及时,让规范的企业得到保护,让预制菜更阳光地摆上餐桌。”肇庆市振业水产冷冻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朱妹说,公司成立于2005年,一直专注水产品加工,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从2021年开始,增加了预制菜的研发和加工业务,主推鱼和虾,如烤鱼、剁椒鱼头、罗氏虾等,产品销往大型超市、餐饮企业。
陈朱妹提到,公司从建厂之初就坚持严格把控食品安全关,“原料从源头到车间,历经重重检测,包括政府相关部门的严格抽查,确保产品合格。”在陈朱妹看来,预制菜兴起之时,很多企业挤入赛道,但资质参差不齐,个别企业仓促上阵,生产出来的预制菜质量有较大差异,影响了预制菜的形象。她说:“《通知》对预制菜生产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个别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将被淘汰,日后预制菜的形象更阳光,让更多消费者接受。”
在消费者关心的防腐剂问题上,陈朱妹对记者说,公司生产的水产品预制菜不含酱料的腌制冷冻预制菜等原料,并没有添加防腐剂,因为零下18摄氏度的保存就是天然的“防腐剂”。但在目前市面上,有的酱料包还会放有少量符合国家规定的防腐剂,主要是为了方便常温储存和运输。“公司在看到《通知》后,已经积极与研发团队和科研院校一起,着手研究解决酱料不添加防腐剂的问题。”
对于《通知》,大部分受访餐饮企业表示,期待政府早日出台预制菜食品安全标准,规范预制菜食品安全要求,特别要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至于是否提供预制菜服务,受访餐饮商家均表示谨慎,并称“目前暂时没有引进计划”。
有消费者提到在城区某湘菜馆,其“梅菜扣肉”菜式是预制菜。记者前往采访时,菜馆相关负责人给予否定,并称“我们目前还没有销售预制菜,扣肉都是本店厨师所做,绝大部分当天可以卖完。”有食客认为,只要符合食品安全,预制菜还是一道不错的美食。
有餐饮企业负责人提到,对于家庭或餐饮企业,食用预制菜可节约时间,方便快捷,省去了购买食材和烹饪的时间,而且口味丰富,品种多样化。同时,传统的餐饮后厨在出品效率上受限于空间和人手,而预制菜有助提升出品效率。“广东物产丰富,人们习惯了食用新鲜食材,要进一步推广普及预制菜,还需一定时日。”该负责人说道。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