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变更经营者不理旧账、拖延履约、商家“跑路” 预付消费遭遇“退款难”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端州区一健身美容会所突然停业,令购买了预付卡的消费者猝不及防。西江日报记者 戴福钿 摄

端州区一健身美容会所突然停业,令购买了预付卡的消费者猝不及防。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戴福钿 摄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戴福钿

近年来,作为商家锁定客源、回笼资金的手段之一,预付消费逐渐流行,并凭借着充卡有优惠等噱头,吸引不少消费者参与。然而,拿到钱后,部分商家却出现变更经营者“新官不理旧账”、延迟履约甚至“跑路”等现象,导致消费者“哑巴吃黄连”。

消费者小张去年初花费一万多元,在端州区星湖国际广场星汇力健身美容会所办了一张预付卡,购买了美容项目。同年10月,商家突然停业,至今仍未复业,让她焦心不已。“至今我卡里还有1万元没有消费,找商家协调却遭多番推诿。”她无奈地说。

今年3月初,市民小芳等人向端州区大冲派出所报警称,他们在肇庆野小鹿私教馆购买了健身卡,后来遭遇商家“跑路”。“2022年9月,我花2.4万元开了一张私教训练服务卡,但上了不到两个月的课程,就预约不上教练。”直至2023年10月,小芳才发现该私教馆已经大门紧闭,“卡里还有近2万元未消费。关店前后,我没看到私教馆贴出任何告示,也没收到相关信息。”

随后,记者电话联系上肇庆野小鹿私教馆负责人,他表示并不了解情况,随后匆匆挂断了电话。派出所表示目前案件仍在办理中。

记者采访发现,上述案例并不鲜见。目前,肇庆大部分健身、美容店都有开展预付消费,部分超市、餐饮、娱乐、理发、教育培训等商家亦推出了形式不一的预付优惠套餐。随着预付消费的流行,消费纠纷随之而来,商家不是“跑路”,就是以经营不善为由暂停营业,甚至有商家以变更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等为由,导致消费者无法正常消费,产生损失。

记者从市消委会了解到,2023年,全市消委会共接收美容、美发服务、教育培训、健身服务类投诉1474件,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预付消费,反映的问题包括经营者未能按合同约定继续提供服务,以及经营者发生变动后,承担其权利义务的商家拒不退还预付卡内余额。

广东科业律师事务所律师韩伟华表示,“预付消费有先付费、后兑现、消费周期长等特点,容易发生经济纠纷。此外,部分预付消费没有规范的书面合同,甚至消费记录与商家没有关联,导致事后维权缺乏有力证据,消费者选择该模式时应谨慎。”

韩伟华坦言,他曾参与不少预付消费维权案件,但消费者能顺利追回资金的少之又少。“即便消费者胜诉,也可能因人难找、无财产可供执行陷入困局,导致权益无法兑现。”

韩伟华建议,在预付款消费或办理预付卡时,一定要理性,增强辨别能力,选择规模较大、口碑较好、经营状况良好的商家,并和商家签订正式的书面合同。“尤其是对于金额大、消费时间长的预付消费,要留存好证据,以便出现消费纠纷时,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