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丽娟
近日,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向全省推介第一批100位优秀农村乡土专家等农技达人,我市有6人入选。近日,记者分别从不同行业、不同领域选取其中三位代表,听他们讲述深耕“三农”、服务“三农”,蜕变成土专家的故事。
广宁县江屯镇黎进深:自学成才的“龙须菜之父”
黎进深(左一)在了解龙须菜生长情况。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丽娟 摄
在广宁县江屯镇江合村,有一块特别的试验地,龙须菜与百香果套种,这是广东省优秀农村乡土专家黎进深的首次大胆尝试。“等龙须菜苗长高些,要不要搭传统的平面架?”“如何解决地面杂草,又能降低种植成本?”黎进深和当地农艺师及村干部展开讨论。
“农业技术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要与政府紧密相连,这一种植方法是与江屯镇政府和江合村村委会共同研发的项目,有望今年推广,让更多农户受益。”黎进深告诉记者,龙须菜与百香果套种,既降低种植成本,又实现双重收益。
今年75岁的黎进深与龙须菜结缘于1984年正月。当时,他看到邻居在摘佛手瓜,发现瓜苗与南瓜苗、冬瓜苗相似,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拿回家炒来吃,味道清甜脆口。“如何把吃瓜变成吃苗?”这一想法开始在他的脑海中回旋。
从此,黎进深开始买书,疯狂“啃书”。“凡是带有‘农’带有‘菜’的杂志我都购买订阅,每次去广州都泡在书店里,没钱买就借来看。”黎进深说,对龙须菜有一定认识后,他从广东沿海一路往福建、杭州、上海、济南等地考察,发现市场均没有龙须菜销售,于是下定决心种植龙须菜,他后来也因此被同行称为“龙须菜之父”。
在种植过程中,黎进深不断总结和学习,从篱笆式到平面架、再到爬地式,一直到现在的套种,每一次的技术革新,黎进深都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为了推广龙须菜的种植和病虫害的防治,他玩起了“抖音”,拥有数千名粉丝,成为大家公认的“农业通”。
怀集县梁村镇李朝新:兽医界的“把脉高手”
李朝新在给牛治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丽娟 摄
李朝新是怀集县梁村镇洊水村人,从事乡村兽医行业,擅长牛羊人工冷配改良以及家畜难产助产、剖腹产、子宫产道脱落修复等技术。凭借精湛技艺,他为全县和周边县域1000多户养殖户提供生猪、家禽、牛羊的内外科疾病控制和医治服务。
李朝新告诉记者,他初中毕业后,就到东莞从事畜牧养殖,在企业做了12年,练就一身本领。2006年回乡创业搞养猪,他也成为了乡镇里第一个较大规模的养殖户。他一边养殖,一边为周边村镇养殖户提供技术和兽医服务。在一次下乡帮养殖户家畜看病过程中,李朝新亲眼目睹了农户的牛因病致死,对于靠养牛为家庭经济主要来源的农户来说,一头价值两三万的牛病死了,无疑是巨大的损失。2021年,他转战牛羊的疾病医治和配种和助产,自己掏钱去河南等地学习牛羊相关的技术知识,参加县里举办的各类培训。
李朝新告诉记者,与生猪不同,牛羊内外科诊疗更为复杂,牛羊有四个系统,要掌握“望闻问切”的本领,才能精准把脉疾病痛点,对症下药。“掏粪、闻口气等一步一步排查,这些都是靠日积月累的经验,并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独特方法解决。”李朝新告诉记者,他看过的牛羊疾病,10头有7头能治好,他也被村民尊称为“牛总”。
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李朝新把手机变成“新农具”,把养殖场“变身”直播间,通过拍摄短视频和线上直播,推广养殖医疗技术,服务客户远至广西,抖音粉丝达6000多个,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
封开县江口镇伍幸辉:让土特产“飞”出大山
伍幸辉在直播。受访者供图
“推广农村土特产,一定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封开封味购农村电商平台创始人伍幸辉,一言道出了农村土特产“飞”向全国市场的关键。
十几年前,封开县杏花镇下营村的伍幸辉到浙江从事电子商务工作,每次回家品尝到美味的家乡土特产,就会感慨为什么在城市吃不到。“农村销售渠道缺失,电商薄弱,阻碍了当地优质农产品的发展。”2017年,伍幸辉选择回乡发展,在封开县江口镇设立公司,利用自己的电商技术和经验,把家乡的农产品推销出去,帮助本地农户增收。他成立了“封味购”农村电商平台,并注册“封味购”品牌商标。
伍幸辉坦言,起步阶段十分艰难,农产品的质量把控、包装、快递成本都是大问题。对此,他不断摸索尝试,减少农产品的破损和延长保鲜期,加强与快递公司的合作等。为打消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顾虑,他利用新媒体短视频矩阵,拍摄短视频,开展现场直播。其中,一场在杏花鸡基地的直播,在线人数达3万,当次直播销售2万只杏花鸡。
“做农村电商直播也很讲究,不是花高价钱请名人,而是要洞察消费者的心态,他们更想了解所购产品的细节,一定是要农户自己做主播。”伍幸辉说,现在的消费者很精明,而农户做主播,更能增加消费者的体验感和获得感。因此,他更注重培养“农民主播”。
“目前,封味购平台的粉丝超100万,粉丝比较精准,都有购物和回购。”伍幸辉告诉记者,公司每年以10%的销售额增长,带动了更多的农产品“飞”出大山,“飞”向全国各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