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供销公司种植基地工作人员忙着采摘番茄。记者 戴福钿 摄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戴福钿 通讯员 周密
近日,我市对外公布《肇庆市实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七大工程”三年(2023—2025年)行动“1+5”工作方案》。当中提到,肇庆将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推进“菜篮子”基地建设,到2025年,分别新增省、市“菜篮子”基地5个和30个。目前,我市“菜篮子”基地建设情况如何?有哪些亮点?记者进行了采访。
增强生产能力保供应
“今年的菜心、芥蓝特别受欢迎,地里的都采摘得七七八八了!”“这些新品种菜苗长得真好,看来又是一个丰收季!”……在怀集县全发公司冷坑镇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工人们你一言我一句,乐呵呵地谈论着农产品的生长情况。
全发公司是省级“菜篮子”基地,在怀集拥有4个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总面积3000多亩,日均出货量超20吨,大大保障了市场供应。
“公司到怀集种植蔬菜已有18年,以往种植规模没那么大,蔬菜产量也不稳定,转折点出现在2019年。”全发公司负责人钟秀云告诉记者,当年,为进一步保障市民“菜篮子”,提升市场蔬菜供应量,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为该公司提供了资金、技术等支持,助力全发公司高标准打造怀集蔬菜产业园项目,建成集蔬菜生产、加工、预冷保鲜、储存、运输于一体的综合性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
近两年,该公司还建设了智能温室种植棚,实现自动化种植,应西江日报记者戴福钿摄对恶劣天气的种植技术不断成熟,有效改善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保障了蔬菜的供应稳定。
得益于种植规模和技术的提升,肇庆高要益群蔬菜基地、德庆原野佳蔬菜基地、怀集新供销蔬菜基地等“菜篮子”基地同样实现了规模种植,带动我市逐渐实现稳生产、保供应。去年年底,寒潮来袭。但不同于以往蔬菜受灾严重的是,我市大部分“菜篮子”种植基地的蔬菜都得到了较好保护,总体供应如常,推动市场蔬菜价格的稳定。
完善溯源管理提质量
3月19日,记者驱车驶进高要区莲塘镇荔枝村,在惠民供销公司种植基地,叶菜、玉米、番茄、辣椒等20多种农产品如期生长。工人们正忙着采摘蔬果,待贴上标签后,它们将被送往各供应场所。
惠民供销公司有4个种养基地,包括有莲塘种植基地、“河乐水”山坑菜种植基地、烂柯山水产养殖基地等,是周边菜市场、机关单位和企业的蔬菜供应大户。
“作为省级‘菜篮子’基地,公司尤为注重农产品溯源管理,致力为市民群众打造放心食品。”惠民供销公司总经理石志文介绍,该公司制定了统一的种植标准,建有农副产品配送中心,完善了种植、监控、安全检测等全链条体系建设,并成功进入省级“菜篮子”配送中心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系统,实现了短信、二维码、POS机等多终端追溯农产品质量。
广东甘氏公司、四会广骏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公司负责人亦表示,公司在建设“菜篮子”基地过程中,同样注重安全生产。如四会广骏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对养殖过程进行了全流程监控,包括水质检测、种苗购进、饲料采购、生产和检测记录等,所有产品上市前均贴有“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标识;广东甘氏公司在完善溯源体系建设基础上,实行绿色养殖,致力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建设。
“菜篮子”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历经多年努力,如今,我市“菜篮子”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农业生产能力、产品品质持续提升,进一步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实现保供应、提质量,不断让市民吃上了健康、新鲜、绿色农产品。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已连续三次获得省“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优秀等级。全市建设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28家,省级“菜篮子”基地28家,市级基地62家,带动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144万亩,水果种植119万亩,淡水养殖45万亩。
受益于此,我市农产品生产能力不断提升。202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780.7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蔬菜产量334万吨,同比上升3.7%;家禽出栏1.23亿羽,生猪出栏328万头,分别居全省第二、第三。
市农业农村局表示,我市将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工作,强化“菜篮子”基地建设,打造更多“标准化建设、高质量产出、规模化引领”的种养殖基地,致力建立“保质量、保供应、稳价格”长效机制,全力保障群众“菜篮子”量足价稳,稳稳托起民生幸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