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又到禁渔期,肇庆各界积极保护西江鱼类资源 渔民休渔上岸 政府将投鱼苗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禁渔期间,渔民彭东庆、梁少仪夫妇渔船上岸,图为他们正在保养渔船。

禁渔期间,渔民彭东庆、梁少仪夫妇渔船上岸,图为他们正在保养渔船。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松连 摄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松连

为保护西江鱼类资源,促进鱼类生存繁衍,3月1日起西江进入为期四个月的禁渔期。禁渔期间,上岸的渔民以什么为生?以吃河鲜的餐馆还有西江河鲜卖吗?今年我市在西江流域的增殖放流计划如何?针对以上问题,记者近日进行采访调查。

3月20日,春分时节,春和景明。在端州区城西街道清风社区居委会对出西江边的渔民聚集点,记者看到渔民彭东庆和妻子梁少仪正趁着难得的好天气,在阳光下修补渔网,翻晒渔船。

“这艘渔船陪伴我们30年了,现在还很结实。”彭东庆告诉记者,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他和妻子开始在西江打鱼为生,一晃30年。

彭东庆表示,禁渔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鱼类的繁衍,他很支持,也很期待禁渔期结束后,能有更多的渔获。禁渔期间,他和妻子就在岸边修补渔具,翻晒渔船,闲暇时还种些青菜,补贴家用。

在渔民聚集点,记者还看到另外几位渔民一边在修补渔具一边闲聊。有渔民表示,禁渔期政府给渔民发放补贴这项举措很好,是关爱渔民的体现。“去年我每月领到500元,现在物价不断上涨,希望提高补贴标准。”渔民黄志彩表示。

另外,渔民们还希望相关职能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他们表示,禁渔期间他们不捕捞了,但还是有人为了利益,偷偷捕鱼。“有些人使用电鱼工具,一电大鱼小鱼都被电死了。即使他们被执法人员抓到,但处罚太轻,他们还是会继续偷捕。”

禁渔期间,市民还能吃到西江河鲜吗?记者以顾客身份致电端州区几家主营西江河鲜的餐馆,有餐馆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是禁渔期,而且“近段时间监管比较严,出船不多,渔获较少。熟客都是到店才知道当天有哪些河鲜吃。”还有餐馆工作人员强调,“我们店里的河鲜是正宗西江河鲜,不是冒牌货,河虾、钳鱼、和顺鱼都有得吃。”

增殖放流是保护西江鱼类资源的重要措施。记者从肇庆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4至7月,我市高要、封开、德庆、四会等地均会开展增殖放流活动,计划投放各类鱼苗共1373万尾。

此外,禁渔期间,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各地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将开展相关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偷捕行为,强化宣传教育,保护渔业资源,使其可持续发展。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