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道大米是高要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图为活道镇家乐米粮食加工厂内,工人将活道大米装箱。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黄有剑
今年1月至2月,肇庆新增文山乃鲩、文山乃鲤和活道大米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至此,肇庆拥有端砚、肇庆裹蒸等20件地理标志产品,肇实、德庆何首乌、封开杏花鸡等28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两者数量均居全省第一,且实现全市县(市、区)地理标志全覆盖。我市在推进地理标志创建工作有什么特色亮点?对促进产业发展有哪些作用?记者近日进行了走访。
地标驿站助地标品牌声名远播
近年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挖掘、培育和保护地理标志,不断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培育,强化地理标志运用。依托地标驿站强化地理标志品牌宣传推广便是举措之一。
今年2月初,由肇庆地标驿站市供销社分站牵头举办的“2024年肇庆市地理标志产品年货大集”活动在端州揭幕。活动融合地标、供销、民俗、国潮等元素,打造“供销大集”肇庆地标年货一条街。活动现场,肇庆裹蒸、新岗红茶、肇实、文山乃鲩、德庆何首乌、高要广藿香、德庆贡柑、四会砂糖桔、封开杏花鸡等地理标志产品纷纷亮相,浓浓年味扑面而来……这是肇庆地标驿站整合资源、加强宣传的具体实践。
目前,肇庆已建有3个地标驿站(总站),并以此为依托,在全国12个省(自治区)设立101个地理标志驿站(分站),通过设立地理标志产品专柜、举行品鉴会、线上直播、线下组织旅游等途径,提高地标产品的曝光度和销售转化率,形成产、供、销、品等多个网络,将驿站打造成全市促进地标产品运营的高效平台。
地标驿站还通过整合金融助农、农业社会化服务联盟助农、数字农业助农等农业生产端社会化服务资源,结合“粤菜师傅”工程培训、财税法律咨询、农资协会服务,对接饭堂、超市、批发市场、直营门店等销售端资源,实现地标农产品直供直销,做深做实“地标特产”文章。
地标强县促地标产品“名利双收”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各县区地理标志培育,指导当地打造农副产品地理标志系列公共品牌,引导农副产品地理标志产业标准化种植、品牌化经营、产业化发展,让地理标志产品“名利双收”。
怀集拥有7个地理标志产品,数量全省排名前列。2024年1月,该县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地理标志类),怀集地理标志强县建设工作“提档增速”。
据了解,怀集县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纳入该县国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年度重点工作来抓,积极完善地理标志产品的标准体系,规范和引导企业申请和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目前,该县有22家企业获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新增15家企业申请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地标”品牌价值进一步提升。
怀集县还充分发挥地理标志品牌的“金字招牌”带动作用,通过政府扶持、标准引导、品牌推动、项目带动等,使地理标志产品成为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如怀集茶秆竹被核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产业年产值由2.3亿元增长至9.73亿元,带动3.5万人种植,中心产区种植户年均经济收入约6万元;汶朗蜜柚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种植规模由8000多亩扩展到12000多亩,年产值由9600万元上升至1.76亿元,销售价格比原来翻了一番;谭脉西瓜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由最初种植的20多亩扩大至4000至6000亩(按一年种植两造统计),年产值由7000多万元增加至约1.2亿元,单价由原来的2元/斤上涨至3元/斤……
高要区也在加快地理标志的培育和保护。高要区现有7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4件地理标志产品,这些“地标”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如当地米厂依靠活道大米品牌,发展红红火火。建于1994年的高要区活道镇家乐米粮食加工厂,靠着活道大米品牌和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基地+农户”的联农带农模式,已成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如今,活道镇已有10多家大米加工厂,建起了千亩级丝苗米产业园,正奋力打造全市大米产业强镇。
德庆县拥有9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1件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拥有量居省前列、市各县区首位。近年来,德庆县高质量推进地理标志保护工作,成效明显。如2023年,德庆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德庆贡柑”向海关总署提出知识产权海关备案申请,申请于2023年12月获批。目前,德庆贡柑热销全国各地及海外。2023年,德庆贡柑种植面积4.2万亩,总产量1.26亿斤,总产值6.3亿元。
“地标+金融”缓解企业融资压力
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开展地理标志金融创新行动,形成“金融+地标”创新发展模式。该局首次将全市地理标志用标企业纳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白名单,为地理标志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项服务,拓宽了肇庆涉农企业融资渠道,助力“百千万工程”。
地理标志用标企业商标质押融资,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压力,大大提升了用标企业自有商标的品牌价值。2023年,肇庆全市商标权质押融资金额23.2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5.1倍。
“小地标,大产业”。在地理标志商标区域品牌的带动下,端砚、南药、水果等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且发展势头较好。在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中药材)声誉前100位》中,肇庆有3个品牌入选(全省共6个),分别为德庆巴戟、德庆何首乌、高要巴戟天。
市市场监管局表示,将继续加大力度开展地标驿站网络和地理标志强镇建设,推动建立地理标志管理体系,鼓励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行业协会,规范各类地理标志行业协会发展,推动地理标志产业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