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正在采收玉米。通讯员 赖英娜 摄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丽娟 通讯员 赖英娜
“这个玉米种子是来自泰国,在高要也是首次进行反季节种植尝试,没想到效果还不错,计划推广到其他基地。”2月19日,大湾镇村头村玉米种植基地负责人叶经理告诉记者,该玉米品种口感佳、卖相好,深受市场认可。
记者在玉米种植基地看到,一排排玉米植株整齐挺拔,一个个玉米个头肥大、果穗饱满,工人们正麻利地将成熟的玉米采摘下来,分工打包、装袋,等待采购车的到来。
“一个玉米约有1.5斤,这样的个头深受本地市场的喜欢。”叶经理告诉记者,她承包的这片田地地势比较低洼、易积水,环境比较恶劣,上一轮种植的作物是茄子,为了提高土壤质量和经济效益,特地选购了抗旱抗涝、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的“广粮泰系26号”玉米。
南方地区正常的秋玉米种植期为7月播种10月下旬采收,该基地玉米于去年10月初种植,按正常情况为今年1月份采收,但受寒潮等天气影响,延迟到2月采收,正好在春节上市。
“该品种的玉米并非反季节品种,而是反季节种植,没想到首次尝试成功了,我还是比较满意。”叶经理告诉记者,从整地到播种再到施肥、病虫害防治,每个环节做好科学管理,从而实现了丰收,玉米亩产达到2500斤,每斤市场价格能卖到2元至4元。
记者看到玉米颗粒饱满,色泽金黄,十分诱人。叶经理笑着说道:“那些务工的阿姨都说,这个品种的玉米比水果玉米还甜,口感很好。”
玉米丰收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闲余劳动力就业。玉米采摘期时最多有十几名工人,平时也有六七个工人帮忙管理。在这里务工的伍姨告诉记者,她和工友们常年在此务工,已经是基地负责人的老朋友了。如今,玉米采摘期刚好是农闲期,过来帮忙采收还可以多一份收入,大家都很高兴。
叶经理告诉记者,反季节种植不仅能高效利用农田,还能通过作物的轮作改良土壤环境。下一步将推广到其他基地种植,进一步优化当地农业种植结构,助力提高村集体和村民收入。
大湾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村头村的反季节种植玉米首试成功,拓宽了农民的致富路,为全镇农业种植提供了新思路。下一步将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反季节种植玉米,用科技赋能农业,聚力锚定“百千万工程”,落地实现“强镇兴村富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